苏州双高服务站点
科易苏州双高服务中心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东傍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总面积8657.32平方公里。苏州紧邻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城市上海,正好落在上海100公里都市圈的范围内,处在上海的紧密联系圈层内,是上海的强辐射区,经济发展受上海影响较为强烈。目前,苏州市已形成“一核一带双轴,一湖两带一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十四五”时期,苏州市将聚力建设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新型显示、光通信、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纺织、节能环保等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5万亿元。

集中打造十大优势产业链。主攻生物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医疗器械、机器人、光通信、高端纺织、钢铁新材料等十大重点产业链。

打造九大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围绕信息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商务服务、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九大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加大工业软件研发力度,向“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头阵迈进。

产业分布
  • 生物医药产业

    被苏州视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一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现已形成以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核心,太仓市生物医药园、昆山市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吴中区生物医药园、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多极发展的产业格局。

  • 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

    自2002年起便成立了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开始推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方面的企业建设和产业发展。苏州作为中国工业基础最坚实的地区之一,苏州在引进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到苏州投资落户的同时,也积极为这些国际性大企业在苏州的落户,进行产业上配套,进而形成了较齐备的半导体产业链。

  • 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

    获批中国软件特色名城以来,以工业软件为特色的发展优势愈发明显。苏州将紧扣工业软件,深度融合制造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工业软件适配中心,形成工业软件研发、适配、应用的产业集聚区。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苏州构建了以智能汽车、基础支撑、信息交互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基本覆盖了自动驾驶算法、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高级辅助驾驶等30余个细分领域,集聚了魔门塔、智加科技等一批车联网龙头企业,促成了曹操出行、华为、滴滴等一批头部企业落户。同时,产业集聚态势明显、测试道路不断扩大。苏州将以2023年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落户苏州为契机,大力培育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场景。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2023年,苏州将以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和争创国家智能制造先行区为目标,实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3000个以上,覆盖规上企业2500家,推动12000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能力评估。

  •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

    如今苏州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0余家,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近3000亿元,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基石药业等一批知名药企在苏州迅速成长。按下发展“快进键”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营收和产值指标均处于国家第一方阵,2021年新增一类新药获批上市数量占全国的18%。

  • 机器人产业

    苏州是我国机械零部件以及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具备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苏州市培育发展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2025行动计划》提到2025年力争全市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产值突破1800亿元,建成独具特色的机器人或数控机床产业基地3至5个,创建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区和集成应用的样板城市。

  • 光通信产业

    被列入苏州市重点推进和发展的10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目前苏州市各辖区均有光通信上游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中游光通信设备,下游数据中心等企业分布,产业链较为完整。未来将按照“突破光芯片、做强光纤光缆、做深光模块和光器件、做优光通信的设备、做宽光通信的应用”思路,全力打造世界光通信之都。

  • 高端纺织产业

    纺织业是苏州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苏州形成了包括吴江丝绸板块、张家港毛纺毛衫板块、常熟服装板块在内的多个专业化特色明显的纺织产业集群中心,产业链涵盖了从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到下游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当前,苏州纺织业正深入实施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等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平台,聚焦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 钢铁新材料产业

    钢铁行业是苏州的支柱产业之一,钢铁新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钢铁新材料产业链的稳定对苏州来说至关重要。近年来,苏州钢铁行业通过转型升级,逐渐向高技术装备、高工艺水平、高产品附加值方向发展,已形成从炼铁、炼钢、精炼到下游铸造、装备制造等钢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其中炼钢产能约占江苏省30%,并在张家港、常熟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

  • 电子信息产业

    到2025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2%,电子信息领域工业投资新增2000亿元,实施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项,培育创新领军企业100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28家,引进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少于2000名,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

  • 装备制造产业

    目前,苏州装备制造产业布局日趋完善,细分门类优势增强,主要包括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等4个重点产业方向。到2025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8万亿元,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5%左右,新增认定市级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120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示范企业100家,形成创新活跃、结构优化、规模领先的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基地和制造高地。

双高资源推荐
服务案例
更多 < <
智惠常熟共创未来|苏州常熟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暨2024年全国声学创新创业大赛(厦门站)成功举办!
福地常熟 才智云涌群英荟萃 创聚鹭岛6月15日“智惠常熟 共创未来”苏州常熟创新创业大赛(厦门赛区)暨2024年全国声学创新创业大赛(厦门站)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常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熟市科学技术局、常熟经开区联合主办,厦门大学、厦门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次大赛也得到了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康健,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军,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章东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厦门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张宇,厦门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康中天,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晓丹,常熟市科技局、常熟市委组织部、常熟经开区科创局相关领导出席大赛活动。活动上杨军致辞他示:近年来,中国声学学会全力支持常熟市建设苏州·中国声谷,以此为契机,常熟锚定声学赋能空间、运载、健康、海洋、环保等五大经济,建立了完善的产业政策环境,常熟通过“会展赛”扩展渠道,加速了产创融合交流互动。希望各参赛团队能把握比赛机会,充分展示、奋力拼搏,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活动上顾晓丹致辞她表示:常熟是一座产业厚实、经济发达、科创氛围浓、营商环境优的发展之城,也是一座山水城一体、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希望通过本次创新创业大赛,能让世界听到声学的声音,让产业重视声学的重要性,让渗透在各行各业的“声学人”找到“根据地”。希望本次参赛的有知识、有成果、有技术、有抱负的“有志之士”们,能走近常熟、来到常熟,与我们一起在常熟、在声谷共建更美丽的明天!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康健代表落户团队为现场的项目团队分享了来常落户的心得。他鼓励广大项目团队来到常熟,亲身感受经开区的优良营商环境、完善配套服务和创新创业氛围,早日让今天的“美好相遇”化作明天的“共赢果实”。活动上,常熟市科技创新办公室副主任花雪东作常熟市科创环境政策推介。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常熟研究院与下一代高性能氮化镓音频功放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等四个项目签署项目意向落地协议,共同开启发展新篇章。本次大赛重点面向厦门及周边地区,紧抓中国声学学会2024年声学科学与技术高端论坛契机,持续扩大“苏州·中国声谷”品牌影响,吸引了15个优质项目团队参赛。本次大赛邀请了5位领域资深专家作为评委,从人才作用、创办企业情况、创办企业的技术创新性和技术水平、企业产品市场前景和项目实施基础条件、风险性分析及项目发展现状及财务分析多维度进行评比,并与创业者进行深入探讨,给与专业的指导性意见。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本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四名。获奖项目涵盖了声学、低空经济、半导体、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人才引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欢迎更多优质创新项目、富有活力的创新人才来科易网共同探讨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创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