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奖励-回乡奖励

一、奖励对象 全日制就读于符合条件的有关高校,于2020年3月27日后毕业,且在三年内回到中山全职工作的中山生源毕业生。申请者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无违纪违法行为;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四)大学本科起所有学习阶段所有科目考试成绩均为合格以上; (五)申请时年龄为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 (六)申请时不属于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 (七)符合条件的有关高校是指:教育部“世界一流建设高校”;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前100名的境外高校。不含上述学校的合作办学学校和独立学院。有关高校的范围及排名,以入学当年为准。 中山生源是指:大学录取当年具有中山户籍和中山高中学籍;符合广东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资格且在中山参加高考。 毕业生范围包括:2020年3月27日后有关高校的本科毕业生;2020年3月27日后有关高校的硕士毕业生,且此前已取得有关高校本科阶段学历和学位;2020年3月27日后有关高校的博士毕业生,且此前已取得有关高校本科阶段及硕士研究生阶段学历和学位。 (八)同一对象,获得青年人才奖励金后继续学业深造,毕业后再次申请奖励金的,按照就高不重复、补发差额的原则处理。 同一对象,分别申请青年人才奖励金、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落户中山政府津贴、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市政府津贴的,按照就高不重复、扣减差额的原则处理。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南粤技术能手奖励

推荐对象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我市各类企事业单位生产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操作技能,职业技术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能够解决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关键的生产技术问题,在科技成果转化或技术革新工作中成绩突出,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传授技艺方面成绩突出,在全省甚至全国的某一领域有较大影响的技师或高级技师(含同等职业技能等级)。 (二)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或在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中有突出贡献,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同行中有较大影响的技师或高级技师(含同等职业技能等级)。 (三)在本单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四)在全国或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并在本单位贡献突出者。 (五)具有民间传统工艺绝技、绝活,热心传授技艺,社会公认的能工巧匠。 已获评“中山市首席技师”的推荐对象,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补贴

一、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以下称申请人),应当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申请人是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取得香港入境计划(优才、专业人士及企业家)的香港居民,台湾地区居民,外国国籍人士,或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留学归国人员和海外华侨; (二)申请财政补贴的纳税年度在中山市工作,且在中山市依法纳税; (三)遵守法律法规、科研伦理和科研诚信。 二、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境外高端人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 2.取得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外国人工作许可证(A类)或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的人才; 3.国家、省、市重大创新平台的科研团队成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院等相关机构中的科研技术团队成员; 4.中山市第一至第六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 5.港澳台人士参照外国人工作许可证(A类)标准执行。 (二)境外紧缺人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外国人工作许可证(B类)人才; 2.符合现行的中山市紧缺适用人才导向目录范围的人才; 3.中山市第七、八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 三、申请人需要具备的其他条件:申请人申报时没有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记录,没有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在信用中国(中山)平台没有虚报、冒领、骗取、挪用财政资金等不诚信行为记录和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记录的;申请人在申请财政补贴前三年内,没有刑事处罚记录。扣缴义务人存在以上行为或记录的,申请人对扣缴义务人的以上行为或记录不负有直接或主要责任,也不担任扣缴义务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博士后绩效评估奖励

获得年度绩效评估优秀的工作站(基地)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就业见习补贴

一、补贴条件: 1.用人单位组织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或16-24岁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 2.用人单位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的标准对见习人员支付工作补贴。 二、补贴对象: 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除外)。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就业补贴-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落户中山津贴

一、申领范围:2015年1月1日后毕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二、申领条件: 1、申领人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个人失信、犯罪记录及参加非法组织或活动的记录。 2、具有本市户籍(含上大学时户籍未迁出,或上大学时户籍迁出、但毕业后又迁回我市的),毕业5年内(2015年1月后)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含国内学历学位、国外学位); 3、提交申请时仍在我市非公有企业工作(含曾在我市工作且具有本市户籍,离开我市再回到我市非公有企业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含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使用非财政资金进行运营的事业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 4、按规定在我市参保并连续正常缴纳社保费满12个月的(以社保系统信息记录为准,补缴不计算连续缴费年限),或未在我市参保缴费的,但可提供连续12个月个人薪金纳税证明的。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项目-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资助

一、支持领域(本年度支持不超过10项) 1.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领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本年度支持不超过6项。 2.社会公益领域,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公共卫生防控、医疗卫生领域重点学科建设等,本年度支持不超过2项。 3.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领域,本年度支持不超过2项。 二、支持内容 支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牵头的创新学术研究团队,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聚焦我市具有一定优势基础的重点产业前沿细分领域和社会公益领域技术创新扩散,探索研究如何布局创新产业生态,开展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型技术成果转化等科研学术研讨活动,加速形成前沿细分领域的创新人才及产业链集聚态势。重点鼓励45周岁以下海外博士牵头开展的交流对接项目。 三、支持强度 (一)第一档次 1.支持强度:定额50万元。 2.考核指标: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地区的科研学术高地。量化考核指标: (1)形成学术性的研究报告或产业分析调研报告不少于2篇。鼓励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的细分领域行业性报告。 (2)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性报告1篇以上(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领域项目)。 (3)组建常态化的组织或联盟。 (4)学术会议原则上每季度举办1场(含)以上。 (二)第二档次 1.支持强度:定额80万元。 2.考核指标:形成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供应链创新或管理创新等创新方法或组合,从而形成可推动产业升级、引领技术迭代的标准体系等创新成果,为下一阶段的应用研究、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基础。量化考核指标: (1)形成学术性的研究报告或产业分析调研报告不少于4篇。鼓励形成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的细分领域行业性报告。 (2)发表论文论著不少于1篇。 (3)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性报告2篇以上(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领域项目)。 (4)组建常态化的组织或联盟。 (5)学术会议原则上每季度举办1场(含)以上。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为中山市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或者行业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二)项目负责人研发水平居行业或领域前列,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具有较强的科研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管理能力。优先支持已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荣誉人选牵头开展的项目。 (三)项目实施周期2年。 (四)同一单位本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申报单位应具备良好的项目自筹资金配套能力,自筹资金支出应不少于专项资金支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除外)。 (五)申报项目、申报材料应真实可靠,申报单位须对申报资料真实性负责。 (六)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的科研学术研讨。联合申报项目的,联合申报单位之间须签订责权利明确的合作协议,明确各方分工、经费预算、知识产权归属等。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项目-人才攻坚项目悬赏金补助

人才攻坚项目悬赏金补助是指支持市级创新标杆企业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悬赏。 市级创新标杆企业按照申报指南要求发布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悬赏,1家企业同一批次只发布1个悬赏,技术攻关周期一般2年,最长不超过3年。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育才补助

申领育才补助的企业需为在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上一年度研发投入1000万元(含)以上。在本办法中,博士、正高技术职称人员为Ⅰ类人员,硕士、副高技术职称人员、高级技师为Ⅱ类人员。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农村乡土专家认定

一、范围和名额 “农村乡土专家”认定范围为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应用技能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或行家里手,涉农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中具有专业技术才能的体制外人员。今年各镇街至少推荐3名乡土专家(不设上限),我局审核后推荐认定为全省农村乡土专家。 二、认定条件 (一)政治素质过硬。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无重大责任事故,未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 (二)工作业绩突出。精通业务工作,长期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常年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服务,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或在农业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具有过硬技能,为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示范带动辐射广。能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农业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应用,积极为同行业小企业、合作社、农户送智解难,带领大家增效创收、共同致富。 (四)工作作风扎实。爱岗敬业,主动服务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得到农业农村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具备爱农为农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具有一技之长。在涉农行业的生产、加工、储运、经营以及农产品电商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能热心帮助当地农民,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区域: 广东中山市 来源: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