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奖补

德阳市域内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企事业单位申请博士后奖补,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博士后所研究项目应符合我市经济社会重点发展领域或科技创新、技术攻关研究方向。 (二)申请博士后科研项目经费的,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且开题时间应在2021年8月25日以后。 (三)申请博士后在站资金支持的,应在2021年8月25日后仍在站从事博士后项目研究。 (四)在站博士后能富有成效开展项目研究工作。 (五)设站单位能为博士后研究提供充足的研发、后勤保障。

区域: 四川德阳市 来源: 德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申报时间: 2022-04-06 至 2022-04-23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奖励

符合条件的德阳市企业。

区域: 四川德阳市 来源: 德阳市人民政府

英才计划-科技菁英

一、申报范围 德阳辖区企事业单位在职和全职科学技术人才(含中央在德单位)及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人才。 二、申报条件 ⑴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 ⑵年龄不超过40周岁; ⑶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或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⑷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紧扣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 ⑸在所从事的领域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⑹在德阳辖区企事业连续全职工作满1年,并签订有劳动合同。 2.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⑴近三年内主持或承担过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或项目; ⑵主持研发的技术成果在德阳落地转化,并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⑶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三等奖以上的主研人员(排名前五); ⑷获得1项以上发明专利或3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区域: 四川德阳市 来源: 德阳市科学技术局

英才计划-科技卓越人才

一、申报范围 德阳辖区企事业单位在职和全职科学技术人才(含中央在德单位)及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人才。 二、申报条件 科技卓越人才分为创新卓越人才、创业卓越人才和科技服务卓越人才三类。 1.创新卓越人才 ⑴基本条件: ①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 ②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③研究方向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紧扣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 ④科学研究成果具有重大创新性或产业转化前景; ⑤年龄不超过55周岁(截止2021年10月18日,下同); ⑥在德阳辖区企事业连续全职工作满1年,并签订有劳动合同。 ⑵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近三年内主持或承担过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或项目; ②主持研发的技术成果在德阳落地转化,并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③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的主研人员(排名前三); ④获得1项以上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2.创业卓越人才 ⑴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 ⑵为企业主要创办者或实际控制人(作为股东占股30%以上,或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 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⑷创业项目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紧扣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要; ⑸创办的企业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拥有1项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或动植物新品种、著作权等),具有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开发的产品技术先进或服务模式创新,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竞争力; ⑹创办的企业在德阳辖区内注册,依法经营,无不良记录,创办时间为2年以上。创办时间在5年以内(含5年)的企业,最近一年盈利且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300万元,创办时间为5年以上的企业,最近两年盈利且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500万元; ⑺年龄不超过55周岁。 3.科技服务卓越人才 ⑴在我市的科技服务机构工作一年以上,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科技情报、专利运营等科技服务工作。该服务机构服务于我市企事业并已产生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营业务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或服务我市企事业10家以上。 ⑵科技服务人才应具有专利代理人、注册会计师、技术经纪人、律师等执业资格或中级以上职称。

区域: 四川德阳市 来源: 德阳市科学技术局

建筑业-人才认定奖励

符合条件的德阳市建筑业企业。

区域: 四川德阳市 来源: 德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人才引进扶持

符合条件的德阳市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企业。

区域: 四川德阳市 来源: 德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柔性引进优秀人才项目

(一)申报对象 德阳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近3年内无拖欠工资等用工违法行为发生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中,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仅支持事业单位柔性引进人才,文旅和金融领域项目仅支持非财政出资类柔性引进人才。 (二)申报条件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2.人才本人(团队带头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能够满足我市用人单位需要。其中,文旅领域人才(团队带头人)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放宽至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文艺创作项目获得过省级及以上奖励(中宣部和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以及获得由中宣部、省委宣传部认定的,具有全国性、全省性评奖资格部门颁发的文艺方面重大奖项等);(2)文化产业项目有成功案例,相关创新成果在国内、省内具有领先水平。 3.具备来我市开展智力服务所需的良好身体条件。 4.如仍在岗工作的,能就柔性来我市开展智力服务与本人所在单位达成一致意见。 5.申报年度内,用人单位实际给付个人计缴所得税的劳务报酬不少于10万元,实际给付团队计缴所得税的劳务报酬不少于20万元(以实际支付该费用的正式发票为准)。 6.签订一年及以上柔性引才工作协议或聘用合同,每年在我市工作时间不少于30天。 7.无法律规定不得流动的情形。

区域: 四川德阳市 来源: 德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认定项目

一、认定条件 申请认定为德阳市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的单位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申请单位必须为德阳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等; 2.具有省部级以上培训资质; 3.已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外语、国际贸易等与跨境电商相关联的专业或培训课程; 4.有8间以上标准教室和标准机房用于跨境电商培训; 5.可提供1000平以上的跨境电商孵化实训基地; 6.对“德阳市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建设有总体规划和设计方案。 (二)规范管理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五年内未发生过学术造假、腐败等违法违规事件和其它重大责任事故; 2.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了规范的培训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制度。 (三)培训能力 1.培训场所和设施设备符合跨境电商培训体系建设和安全标准,具备年培训500名以上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能力; 2.有电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及模拟平台软件、实训平台账号、实操产品供应链等配套资源; 3.培训目标明确,能严格按照跨境电商职业标准的要求开展专业技能实操培训,具有能满足2个以上行业发展急需、短缺人才培训的实操课程规划; 4.有符合培训要求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至少拥有5名以上跨境电商相关专业的全职或兼职教师,每名教师须有丰富的实训经验、有相关培训资质证书或企业实操3年以上经验。 (四)与企业的合作 1.与1家以上大、中型跨境电商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2.有2个以上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确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师资建设、研发课题和学生实习方案; 3.有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与至少5家跨境电商企业定向人才输送。 (五)项目产出 1.构建完备的培训体系。基地建设实施一年后,围绕2-3个专业(职业),在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和能力评价等方面,构建成较为完备、系统的专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2.提升培训能力。增强规模化、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人才的能力。基地建设实施两年后,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年培训不少于1500人; 3.提升培训学员留德率。培训的跨境电商相关人才留在德阳的就业率达30%以上。

区域: 四川德阳市 来源: 德阳市商务局

促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引进或晋升甲级设计院、特级建筑企业奖励

1、引进或晋升甲级设计院奖励; 2、引进或晋升特级建筑企业奖励。

区域: 四川宜宾市 来源: 宜宾市人民政府

高质量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专项-上市企业或拟上市企业注册地迁至我市奖补

对将注册地迁至我市的上市企业或拟上市企业进行奖补

区域: 四川宜宾市 来源: 宜宾市金融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