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研究方向:
真菌分类学,林木病理学, 真菌分子系统学.
研究领域: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
研究方向:
真菌分类学,林木病理学, 真菌分子系统学.
合作单位 | 合作论文数量 |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 3 |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2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1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 | 1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 1 |
浙江省临海市特产技术推广总站 | 1 |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 1 |
广西高峰林场 | 1 |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保护系 | 1 |
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 | 1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 1 |
论文标题 | 基金名称 |
---|---|
稀土不同配方施肥对八角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广西区林业局十五关项目 |
一种真菌类病原菌引发桑树根腐病的发生规律及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田七苗期生理性裂根及其发生规律 | 广西科技重大计划专项 |
南艾蒿对几种田七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试验 |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 |
南艾蒿对几种田七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试验 | 1355001-1)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
专业教学团队的人员组成及其素质对团队建设的影响 | 广西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改革工程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资助 |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 广西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改革工程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资助 |
广西速生桉叶部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广西3科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多样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朱红毛斑蛾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PfBb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连续13年稻鸭共作兼秸秆还田的稻麦连作麦田杂草种子库物种多样性变化
杨梅凋萎病菌异色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versicolor)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英文)
专业教学团队的人员组成及其素质对团队建设的影响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拟盘多毛孢分生孢子中间色胞颜色分类地位的评价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植物病理学实践教学质量
使用外文专著作为《普通真菌学》课程教材的体会
植物病理学实践独立设课的一点思考
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需紧跟学科发展步伐
中国海南内生拟盘多毛孢(英文)
真菌学教学实践与构想
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特征界定拟盘多毛孢属的种
稀土不同配方施肥对八角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一种真菌类病原菌引发桑树根腐病的发生规律及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田七苗期生理性裂根及其发生规律
南艾蒿对几种田七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试验
广西速生桉叶部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
广西3科植物内生拟盘多毛孢多样性
核桃主要病虫害的监测与生态防治技术研究
越南槐内生真菌TRXY-59-2在防治三七根腐病中的应用
广西山豆根种子套袋繁育技术及标准化种植研究与示范
腐霉属的DNA条形码研究
山豆根良种筛选及其种子高产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桂豆根1号
田七标准化种苗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
马蹄贮藏病害数字化研究与防治示范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株DMC01及其在防治松毛虫上的应用
一种爪哇棒束孢菌株DMC01及其在防治东亚飞蝗上的应用
一种连续饲养蓟马的装置
一种拟盘多毛孢菌种保藏方法
南艾蒿提取物防治三七黑斑病的用途
桉蝙蛾白僵菌菌种的分离培养及其防治桉蝙蛾的方法
南艾蒿提取物防治三七炭疽病的用途
越南槐内生真菌TRXY-59-2在防治三七根腐病中的应用
南艾蒿提取物防治三七根腐病的用途
西番莲提取物防治三七黑斑病的用途
一株虫生广布拟盘多毛孢菌株GXSTYJ03及其应用
一株广布拟盘多毛孢菌株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