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软件产业链专项-入选“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自资助

符合条件的高端软件企业推荐入选“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菁蓉创投之星

在蓉注册有管理公司的投资机构,在创业投资领域有较高活跃度,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投资团队,投资企业案例不少于5个,其中,成都不少于3个,或参与组建并管理基金不少于5只(成都不少于3支)。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菁蓉创孵之星

获得成都市级以上载体认定,拥有良好的区域双创氛围营造和带动能力,有较强的运营团队能力,企业培育成效及人才引进方面工作较为突出。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高层次人才、团队资助

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人才及优秀团队在蓉创新创业。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公募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地方经济贡献奖励

一、适用对象 (一)经证监会批准、取得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注册地和税收解缴地均在成都且具有法人资质的公募基金管理机构。 (二)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注册地和税收解缴地均在成都且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管理资产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二、项目条件 就职于公募基金管理机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的核心人才及专业骨干人员。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公募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投资基金人才奖励

一、适用对象 (一)经证监会批准、取得基金管理业务资格、注册地和税收解缴地均在成都且具有法人资质的公募基金管理机构。 (二)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注册地和税收解缴地均在成都且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管理资产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二、项目条件 公募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人才申报“蓉漂计划”。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资金支持

被评聘的“蓉贝”行业领军者、技术领衔人、资深工程师给予资金支持。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

(一)基本条件(申报人应符合以下全部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 2.长期服务于农村基层和农业生产一线,在农业生产经营、农商文旅体融合、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及推广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和贡献,在引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繁荣方面成效显著,在全市农业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公认度较高,在全市“三农”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成效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 3.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学术技术工作; 4.在我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且符合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在职人员。 (二)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高端种业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从事粮油、水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核心技术人员;开展农作物制种技术创新并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核心技术人员;从事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开展畜禽水产种业科技创新并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核心技术人员;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团队或经营主体负责人;在种业产业及关联服务产业中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经营主体或项目负责人。 2.种植业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从事粮油、水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作物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并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主要负责人或核心技术人员;推动种植业节本提能、适度规模发展、农药减量增效、病虫害高效防控、良种普及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团队核心人员;在粮食、水果、蔬菜、中药材等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机装备、冷链物流、信息化等关联服务产业中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的经营主体或项目负责人。 3.养殖业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从事畜牧业、水产业、饲料业、畜禽屠宰行业,掌握养殖业核心技术、拥有技术创新及引领实力,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业绩显著,具有产品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潜力的技术型人才;或适应现代养殖业发展需要,既能掌握现代生产科技,又善于经营管理闯市场的新型经营管理人才。 4.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从事农业农村相关工作,符合我市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品牌营销能力的优秀人才,或有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经营主体品牌影响力大、竞争力强、对天府农耕文化传承光大和农业现代化有重要贡献、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的优秀人才。在省内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或在该领域经营管理模式具有领先性,掌握有一批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经营主体曾获得部、省级认定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农业主题公园和休闲农庄”等荣誉称号;带动产业发展,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的农商文旅体项目;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贡献突出,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的优秀拔尖人才。 5.农业农村其他领域同行专家公认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科研领军人才、乡村人才带头人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或具有丰富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在管理创新、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成绩显著,对提升我市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管理者。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

(一)人才范围 1.集成电路人才。包括但不限于集成电路设计、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芯片生产制造企业、产业配套企业人才,尤其是5G射频微波、通用CPU、北斗导航、人工智能、显示驱动、功率半导体、信息安全、IP核、第三代半导体、6英寸GaAs/GaN生产线工艺优化、3D NAND先进存储芯片及先进晶圆代工产线等关键领域、环节的团队主要负责人、拔尖科技人才、核心研发人员、精湛技匠人员。 2.新型显示人才。包括但不限于面板显示制造、无屏显示总部、掩膜版制造等企业人才,尤其是TFT-LCD和AMOLED等顶级生产线建设;激光部件、光学镜头等上游领域;运动补偿、动态对比度和清晰度提升等核心技术;高世代、高精度的TFT-LCD掩膜和新型掩膜等优势产品的团队主要负责人、拔尖科技人才、核心研发人员、精湛技匠人员。 3.智能终端人才。包括但不限于新型计算终端生产、智能可穿戴设备创新研发、行业应用电子产业集群等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企业人才,尤其是各类中高端智能终端制造;消费类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医疗相关的先进电子产品;内置RFID的智能仪器仪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消费级无人机及机器人等产品的团队主要负责人、拔尖科技人才、核心研发人员、精湛技匠人员。 4.高端软件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工业软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地理信息、数字文创、智能服务、智慧旅游、智慧康养等重点产业领域的行业领军者、技术领衔人、资深工程师,涵盖软件理论与算法:数据挖掘与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密码算法、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等;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软件:云平台、高性能计算、工控系统、软件开发环境、虚拟仿真与可视化平台、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等;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新型网络架构、基础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工具类软件、数字文娱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5大技术方向、23项重点软件技术的开发类、经营管理类人员。 5.人工智能人才。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资源、高性能计算创新应用、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创新等国际人工智能新地标企业人才,尤其是数据采集、清洗、分析挖掘、可视化、安全、隐私保护等技术;EB级、多源异构存储技术;大规模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等高性能计算研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量子信息技术、类脑计算、生物计算等前沿领域;类脑计算、医学影像、机器视觉、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等高端研发平台;健康医疗、智能制造、交通物流等领域“AI+场景”的模式创意主要负责人、拔尖科技人才、核心研发人员、精湛技匠人员。 6.信息网络人才。包括但不限于5G产业创新、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通信设备研发制造的企业人才,尤其是超高清视频、智慧医疗、智能驾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5G射频前端产品、小微基站、智能终端和软件研发;密码产品、电磁防护、态势感知、工控安全、云计算安全、大数据安全等领域;安全测评、审查认证、检验检测等环节;雷达、太赫兹、空管系统、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技术的团队主要负责人、拔尖科技人才、核心研发人员、精湛技匠人员。 (二)基本条件(应符合以下所有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科学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 2.与成都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2020年全职在蓉工作6个月以上;若申报人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企业需在我市注册期满2年。 (三)其他条件(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在成都实现项目成果转化落地3个及以上。 (2)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负责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2项及以上。 (3)发表SCI论文(排名前三)3篇及以上,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排名前三)1部及以上。 (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前五)以上奖项1项及以上,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前四)以上奖项1项及以上。 (5)为我市引进电子信息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发挥核心关键作用的项目负责人。 (6)为地方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带动地方就业人数1000人以上的企业管理者。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

(一)基本条件 1.生物技术药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在新型抗体、免疫治疗、基因和细胞治疗、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等新型疫苗、血液制品、抗衰老药等创新药物,以及基因编辑、纳米技术、合成生物学、新型人源化动物模型、组织/器官芯片、表观遗传学等前沿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的人才。 2.医疗器械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在生物活性涂层、人工骨及关节、牙种植体、心脏瓣膜、血管支架、3D打印、血液透析、基因检测、生化检测、医护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仿生假肢、脑机接口、生肌电控、影像诊断、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家庭医疗监测等领域的人才。 3.化学药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在重磅药物、急需稀缺品种研制,围绕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罕见病、地方病开发新靶点、新结构、新剂型、新治疗途径的小分子药创新品种,药物晶型、药物递送系统研发,高质量仿制和一致性评价,绿色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产业化等领域的人才。 4.中药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在研发有效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剂型先进、疗效确切的现代中药品种,基于古方、名方、验方和秘方的中药新药及中药独家、保护品种,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及其产品,中药保健品、特医食品、功能型化妆品等中药材衍生品,建立完善种植技术标准、有效成分检测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等领域的人才。 5.医药研发外包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在建设全面接轨国际标准的GLP和GCP机构,符合国际审评审批标准、满足国际市场要求的CRO、CMO和CDMO机构,建立疾病模型研究及有效性评价中心,增强标准化、高等级试验动物资源配置功能,提升新药药效评价、制剂研究及中试生产能力,承接国际临床前研究项目及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等领域的人才。 6.医疗健康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移动医疗健康服务、智慧医疗,重大疾病及罕见病、地方病、前沿医疗技术转化与临床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康复治疗等领域的人才。 7.医药商贸领域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医药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医药电商、医药跨境电商,医药冷链物流等领域的人才。 (二)其他条件 1.技术型人才(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技术创新及引领实力,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业绩显著,具有产品开发能力和产业化潜力,实现项目成果转化在成都落地。 (2)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或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重大预研课题,取得了技术上的重大进展和突破性成果,提升了我市在该细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拥有本专业的重大技术发明或革新,取得发明专利授权,并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4)学术造诣深厚,对本专业领域有精深研究,自主创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在核心技术刊物发表论文3篇以上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 (5)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自然科学三等奖及以上奖项。 2.管理型人才(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具有从事医药健康领域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市场开拓、生产管理、项目建设等管理案例经历的经营管理人才。 (2)具有3年以上国内外相关行业领域知名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及以上职务,并获得过市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或国家部委表彰的个人。 (3)具有丰富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在组织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建立现代管理体系,在发展战略、资本运作、市场开拓、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相关方面成绩显著,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者。 (4)为我市引进医药健康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发挥核心关键作用的项目主要负责人。 (5)为成都经济做出突出贡献,带动就业人数300人以上的企业管理者。

区域: 四川成都市 来源: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