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持领域 聚焦铜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布局,重点引进和培养在航天科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陶瓷、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等领域创新创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团队。 二、青年科技新星计划 青年科技新星候选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具备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科研道德; 2.所从事产业研究开发领域属于国家和省内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领域,并对提高我市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被所在单位列为科技创新方面的重点培养对象; 4.获得硕士学位以上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40周岁以下; 5.具有较高的科研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发展潜力较大,已经取得重要科研成果。
一、支持领域 聚焦铜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布局,重点引进和培养在航天科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陶瓷、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等领域创新创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团队。 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 1.科技创新人才主要支持在铜川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领衔科技创新工作,能促进企业或产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创新人才。基本条件如下: (1)拥有硕士学历学位(对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到大学本科或正高级职称); (2)具有关键岗位5年以上相关研发或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3年以上重大项目研发或管理工作岗位经历),并取得较为突出业绩,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产权明晰的核心技术成果,具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3)2017年1月1日后在铜川域内企业或科研院所工作,且全职连续为现单位服务3年以上; (4)人才所在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由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创办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瞪羚企业培育计划入选企业;建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的企业(或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院所)。 2.创业领军人才重点支持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到铜川创业,特别是懂技术、懂市场,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对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引领支撑作用的领军人才。具体要求: (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位(对业绩特别突出的可放宽到大专学历),具有3年以上相关研发、管理工作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并取得较突出业绩; (2)创业项目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具有市场产品样品独有权(或具有独有技术),且技术成果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主导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 (3)为申报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主要精力在铜川企业,股权一般不低于20%或为自然人第一大股东,且已到位的现金出资(实收资本,不含技术入股)不少于50万元人民币,优先支持全职来铜创业的人才; (4)2017年1月1日后在铜成立企业,并完成工商注册、验资等相关工作的创业人才。
一、支持领域 聚焦铜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布局,重点引进和培养在航天科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陶瓷、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等领域创新创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团队。 二、主要支持在重点产业领域已取得重大成绩,拥有或引进重要创新技术成果,具备解决我市产业技术问题的持续创新能力或成果转化能力,能够引领和推动我市产业向高端延伸及跨越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具体条件如下: 1.团队由领军人才和核心成员组成,一般应为5人以上。成员间的专业结构和职责分工合理,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研究开发目标,可稳定合作3年以上; ——团队领军人才在科技前沿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具有履职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年龄不超过55周岁; ——团队组织结构稳定、合理,核心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45周岁以下成员不少于2人; 2.领军人才应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地位和重要影响,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强,研究水平和成果居本领域、本行业前列,业绩突出,主要精力在铜川,一般应具有博士学历。团队核心成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丰富的相关研发及管理经验、较好业绩和成效,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全职在铜川工作(或在铜川工作时间最短不少于6个月); 3.团队于2017年1月1日后在铜川创业或全职到铜川域内企业、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领衔创新。院士领衔项目、产业化已有重大突破项目及其他相关的特别优秀项目,来铜时间可放宽到2015年1月1日。自主创业的团队,企业须在铜川正式注册登记,且领军人才应为企业主要创办人,领军人才占公司股权不少于10%(或出资比例不低于20%); 4.实施的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能够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关键问题,具有显著发展潜力和引领作用; 5.团队在铜产业项目已投入经费不低于300万元(或者上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能够在未来5年内实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一、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必须是在渭南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独立法人。 (二)具有承担申报项目的条件和能力,运营和财务状况良好,诚信守法,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三)近三年内无违法记录,未发生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 二、申报条件 (一)招引行业领军企业来渭投资 1.本地企业2021年1-9月招引行业领军企业总部、世界500强及中国500强中的先进制造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落地渭南; 2.被招引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5亿元以上,项目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核准或备案,土地、环评、规划等建设手续齐备,且已建成投产。 (二)招引配套协作企业来渭投资 1.本地大型企业招引产业链配套协作工业企业落地渭南; 2.被招引企业的项目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核准或备案,土地、环评、规划等建设手续齐备,且2021年1-9月建成投产。
一、评选范围与名额 各级各类经济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中在基层一线岗位上直接从事技能工作的技术工人(含农民工),以及符合条件的自由职业者。 二、推荐条件 推荐人选的资格条件严格按照《实施办法》执行。宝鸡市首席技师、宝鸡市技术能手申报者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市外申报人申请首席技师或技术能手,引进后须全职来宝连续工作3年以上;或者在我市有稳定的合作单位,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够作出实质性贡献,引进后每年在我市工作不少于3个月,连续工作不少于6年。 (一)宝鸡市首席技师原则上从宝鸡市技术能手中评选推荐。申报人一般应当具有高级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在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在本市生产一线岗位上工作满2年以上且仍直接从事技能工作,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刻苦钻研技术,具有绝招绝技,在国内、省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在市内同行业中处于拔尖水平; 2.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企业技术改造、引进高新技术设备的试用、使用中,掌握关键技术,解决关键技术难题; 4.创造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或创造同行业中最高生产、销售记录者; 5.排除重大关键技术障碍、重大安全隐患,对提升产品质量有突出贡献者; 6.在编制国家级、省级或市级工艺标准、工作法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7.军工企业技术工人参演参试武器装备保障工作受到国家各级军工管理部门或解放军有关部队的表彰奖励; 8.近3年内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及以上称号者; 9.全国一、二类技能竞赛,省级一类技能竞赛前五名、二类技能竞赛前三名,市级技能竞赛第一名成绩获得者; 10.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11.发扬团队精神,传绝技,带高徒,所带徒弟多人(3人以上)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者。
一、评选范围与名额 各级各类经济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中在基层一线岗位上直接从事技能工作的技术工人(含农民工),以及符合条件的自由职业者。 二、推荐条件 推荐人选的资格条件严格按照《实施办法》执行。宝鸡市首席技师、宝鸡市技术能手申报者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市外申报人申请首席技师或技术能手,引进后须全职来宝连续工作3年以上;或者在我市有稳定的合作单位,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任务,能够作出实质性贡献,引进后每年在我市工作不少于3个月,连续工作不少于6年。 (一)宝鸡市技术能手申报人一般应当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本人如有特殊贡献,可适当放宽职业资格等级至具有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在本市生产一线岗位上工作满2年以上且仍直接从事技能工作,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获得市级一类(二类)技能竞赛各职业工种前五名(前三名)的选手; 2.获得省级一类(二类)技能竞赛各职业工种前十名(前五名)的选手; 3.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的选手; 4.积极参加所在单位的名师带徒活动,发表或交流本工种(本岗位)有关操作技术论文、操作经验等; 5.军工企业技术工人参演参试武器装备保障工作受到省级军工管理部门或解放军有关部队的表彰奖励; 6.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并符合相关条件的高技能人才。
(一)支持范围及条件 1.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1.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在科技前沿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具有较大创新发展潜力,重点围绕“五主导、四特色、四新兴”现代产业布局进行选拔。具体申报要求见《咸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认定管理办法》。 1.2 科技创新团队 1.2.1 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社会发展领域科研单位,围绕困扰企业发展难题,积极组织科技攻关,组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新团队。具体申报要求见《咸阳市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 1.2.2 经批准并运行二年以上,经评估为优秀的市级科技创新团队后补助。 2.科技服务业服务机构 咸阳辖区内注册的主要从事研发设计服务、科技信息咨询、促进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等科技服务机构中具有服务能力突出、专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具体申报要求见《咸阳市科技服务管理办法》。 3.创新平台建设 主要支持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新兴纺织工业园(市科技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咸阳市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对经批准并运行二年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评价,落实后补助。申报条件参考相关认定管理办法(咸阳市科学技术局官网)。
一、申报范围 延安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主要是指在延安的高校院所、企业事业等单位自主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重点支持我市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在延创办企业的科技人才,或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结合延安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在延安市行政辖区内注册创办新能源、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物流、现代农业等我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有法人或主要创始人(股东)资格的人才。 二、申报条件 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工程申报人员应为全职在延工作的科技人员,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征信和职业道德,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还应基本具备以下条件: 1.在延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人才,或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 2.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 3.拥有的技术成果在行业内有较强的先进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产品已处于中试或产业化阶段,符合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属于我市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属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业态的,应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一定数量的客户。 4.创办的企业成立1年以上且在5年以内,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且主营业务收入不少于200万元。 5.企业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成员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 6.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招引成效显著,且建有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的,可优先申报。
(一)申报范围 2021年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面向以下单位征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延安市境内的独立法人单位,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具有学科领先水平、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新群体。 (二)申报条件 1.创新团队应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重点应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提出的优先发展领域或重大科技问题,从事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以及自然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2.创新团队应具有开展创新活动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创新团队的协同创新能力应在我市同行中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潜力,研究成果具有省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具有完成研发与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装备基础,具备良好的协作机制和环境条件。创新团队带头人及骨干成员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队的创新活动。创新团队成员学风正派,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不端行为。 3.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备履职所需的能力和素质。每个创新团队应明确1名带头人。带头人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一般应为市级及以上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获得省级科技奖励或市级科技成果鉴定者(并为主要完成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5岁。 4.创新团队应具备合理的人才规模和专业结构。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数量应在8人以上,其中55周岁以下成员不少于二分之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专业背景应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三)申报要求 1.申报主体必须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延安市境内的独立法人单位,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申报。 2.团队所在单位必须承诺配套支持,否则不予受理。 3.符合《延安市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管理办法》(延市科发〔2020〕33号)有关规定。
新社区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半年以上的,每吸纳一人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返乡人员或首次创业者创办新社区工厂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新社区工厂吸纳就业人员中有符合青年见习补贴政策的,优先享受青年见习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