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离校五年内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初次创办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1年以上并吸纳一定规模就业
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其他相当层次人才。
(1)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 (2)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才; (3)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有5年以上在大型知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意企业、金融机构、著名高校、科研机构中高层关键岗位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经历,并取得突出业绩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次管理人员。 (4)我市科技、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急需、紧缺领域的其他具有特殊专长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核心成员有3人以上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占2/3以上。团队拥有可产业化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具备突破重大技术、学术难题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引进对象需为用人单位2018年1月1日及以后引进的人才,或确定的意向性人选。
1、创新人才(团队) (1)领军创新人才,是指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高端人才。具体包括“长江学者”、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等国家级领军创新人才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等省级领军创新人才。 (2)急需紧缺创新人才,是指当前我市重点产业、行业领域急需紧缺的各类创新人才。具体包括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丰富金融管理、资本运作和项目规划管理经验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技能或特殊技能人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3)产业创新团队,是指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核心,有较大的创新潜力,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研发平台和项目,致力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人才团队。 2、创业人才(团队) 创业人才(团队),是指带技术、项目、资金落户怀化创业,技术和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导向和技术创新需求,能引领我市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人才(团队)。 3、引进方式 引进创新人才(团队)可采用调入引进或柔性引进的方式(兼职、挂任、聘用等形式)。调入引进的服务期限一般不少于5年,柔性引进的一般不少于3年且每年在我市工作不少于3个月(如不足3年可完成工作任务的,以实际所需时间为最低服务年限)。引进创业人才(团队)可采取来我市自主创业或与我市实体合资的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其他相当层次人才。
申报奖励的业绩项目须已正式投产,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
在我市新设立的全国性总部、区域性总部或投资电子商务发展重大项目,以及对信息基础建设有重大影响、知名度和信用度高的电商企业。
参赛条件 市州赛设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和团队组三个类别,分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互联网六个行业比赛。各类别参赛条件如下: (一)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参赛条件 市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均可报名参赛,具体条件如下: 1、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业务,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2、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且为非上市企业。 3、企业2018年营业收入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4、初创企业组工商注册时间为2018年1月1日(含)之后,成长企业组工商注册时间为2009年1月1日(含)—2017年12月31日(含)。 5、入围全国行业总决赛的成长组企业,还须在省科技厅推荐时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入库登记编号(登记网址:www.innofund.gov.cn);对初创组企业不作此项要求。 (二)团队组参赛条件 市内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团队均可报名参赛,具体条件如下: 1、2019年6月15日前团队组主要成员均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创业团队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等)。 4、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单位或个人无产权纠纷。 5、赛后如注册企业,须落户本市内。
市级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奖项目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