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新时代311人才

来源: 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申报时间: 2021/08/02-2021/08/06
已截止
发文时间:
人才认定与资助
政策简读 政策原文
产业类别
大数据,5G/移动通信,物联网,电子信息,化工产业,互联网,航空航天,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生命健康,机器人,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科研单位,公共服务,贸易,交通/物流/供应链,金融业,传统服务业,农业,文化创意设计,其他,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高技术服务,军工业,电子商务,科技中介,传统实业,电子竞技产业,现代服务业,汽车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产业园,软件,集成电路,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
申报条件
一、选拔培养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各类管理领域,创造性地提出和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推动事业改革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领域,有一套行之有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现代化管理理论或实践经验,对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成效显著。 (二)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破解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或者有重大技术突破,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或者在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成效显著。 (三)在构建“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绿色食药”三大制造业;“文化旅游、健康养生、教育服务、体育休闲”四大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科技金融”五大新兴产业;茶产业、中药材、食用菌、现代果业、畜牧业、渔业六大主导农业;促进一产二产三产相互融合、深度融合发展中业绩突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汉中高质量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二、选拔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创造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同行业中最高生产、销售记录者;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点或关键性操作技术问题。在技术上有同行业认可的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在企业技术、设备的操作使用中掌握一定技术,解决一定的技术难题、排除一定技术障碍或安全隐患,对提升产品质量有明显贡献者。 (三)在本职业(工种)中具有绝招绝技或编制国家级工艺标准,在国际国内同类职业(工种)中产生重要影响和突出贡献者。 (四)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传授技艺等方面成绩突出,在国内、省内、市内、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五)在各类领域具有绝招绝技,创造了地方品牌,带动劳动者的就业创业,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推荐第一层次人才人选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具备国家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的评选标准,并从第二层次人选中优先推荐。 (二)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应为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主要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重点资助项目、科研课题主要负责人,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科技计划和工程项目等主要负责人。 (三)高技能人才:一般应具有高级技师(一级)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应为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获得者;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等;在国际上获得有影响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奖项,为国家争得荣誉。 四、推荐第二层次人才人选还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具备陕西省对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的评选标准,并从第三层次人选中优先推荐。 (二)专业技术人才:一般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50岁以下。应为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及其它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的主要获得者。 (三)高技能人才:一般应具有技师(二级)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应为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生产技术攻关带头人称号获得者;全国一、二类技能竞赛,省级一类技能竞赛前三名成绩获得者;省级二类技能竞赛第一名成绩获得者;编制国家级工艺标准、工作法方面有突出贡献者。 五、第三层次人才人选符合以下条件的优先推荐:   (一)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所管理的事业单位连续3年以上考核优秀,其业绩受到省级以上行业部门表彰奖励或管理经验得到市级以上总结推广。所管理的企业连续3年以上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市场和出资人高度认可。 (二)专业技术人才: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45岁以下。且获得市、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其它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主要获得者,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持完成人或获得省级及以上各行各业的先进个人。 (三)高技能人才:一般应具有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应为汉中市技术状元、汉中市生产技术攻关带头人等市级优秀人才称号获得者;省级一、二类技能竞赛,市级一类技能竞赛前三名成绩获得者;市级二类技能竞赛第一名成绩获得者。
扶持标准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三年内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外出学习培训一次。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 二、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项目。培养期内,对列入第一层次的培养对象,市财政择优给予30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对列入第二层次的培养对象,市财政择优给予10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对列入第三层次的培养对象,市财政择优对不超过20名的培养对象给予5万元的科研项目资助。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培养政策的配套衔接,整合资源优势,形成培养合力。培养对象在申报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重大成果转化、优势学科建设等项目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31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作为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及工程人选。 四、“311人才工程”命名的人才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放荣誉证书和津贴,三年期满继续享受荣誉称号,不再享受津贴。年度考核合格后,每人每月按照国家级3000元、省级2000元、市级1000元的标准发放岗位津贴, 所需资金由市财政给予保障。
申报材料
评选材料(电子版光盘)包括:①推荐报告一份。含人选推荐情况、专家评议情况、公示及结果情况、推荐意见及理由等,并附《汉中市新时代311人才人选汇总表》、专家评议结果签字表和征求意见表1份(申报的推荐人选,由推荐单位负责征求公安等相关部门意见。其中,对事业单位人选按管理权限征求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等部门意见;对企业人选应当征求纪检监察机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意见),并注明联系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办公电话、手机)。②印证材料三份。含《汉中市新时代311人才人选申报表》、个人业绩总结材料以及业绩、成果、贡献、荣誉等支撑材料复印件。各县区、市级部门审核后加盖骑缝公章。个人业绩总结材料要有代表性,真实准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篇幅控制在1500字以内。书面材料应以A4纸打印装订成册并编写目录。
政策简读 政策原文
政策文件

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第一批“汉中市新时代311人才”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http://rsj.hanzhong.gov.cn/hzrsjwz/zxgg/202106/7603257596334a5094a1206b365a23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