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类别
5G/移动通信,物联网,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软件,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电子商务,新材料,生态修复,节能环保,新能源与节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机器人,高端装备,海洋产业,航空航天,金融业,交通/物流/供应链,高技术服务,文化创意设计,建筑业,农业,科研单位,军工业,其他
申报条件
一、选拔对象
本次选拔推荐工作面向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围绕国家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聚焦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两城两谷两带”等重点特色产业,以及教育、卫生、宣传、文化等重点领域,推荐各类优秀人才。
二、选拔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科学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潜心一线科研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或省内领先地位,具有创新思维,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国内科技发展态势,进行前瞻性、创造性研究和关键领域攻关。
(三)潜心科学研究,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社会提供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从事理论实践创新,对学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四)具有承担科学研究课题、重点科研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经历,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有效组织并领导创新团队攻克学术技术难关。
(五)拥有关键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良好的市场意识和专业视野,有效组织团队开展技术含量高、关联度大、支撑引领作用较强的产业创新项目,在推进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积极贡献,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已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含项目、工程)人选的,不再作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荐人选。
已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含项目、工程及青年项目)人选、省“双千计划”人选(不含青年项目),已入选两项其他省级人才计划人选(主要学科学术带头人、井冈学者、四个一批与文化名家等),已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事业单位中担任副厅级以上职务人员,不再作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荐人选。
申报材料
(一)综合报告。包括推荐程序和主要做法、推荐人选及排名顺序、公示情况、纪检监察部门意见、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综合报告由推荐单位行文报市人社局,并附纪检监察部门书面意见、《江西省2020年百千万人才工程申请人情况登记表》(此表由系统自动生成,须加盖公章)、《2020年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业绩材料汇总表》(此表可在市人社局官网“下载中心”下载)、《2020年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荐人选情况一览表》(“一览表”电子版报送至gzsrsjzjk@163.com,邮件名称统一为:单位简称+百千万人才申报)。
(二)个人申报资料。各县(市、区)各单位需向市人社部门报送推荐人选个人主要业绩材料复印件。指导申报人员登录省人社厅专家管理系统填报个人申报材料,并按权限逐级审核提交,具体办法详见《2020年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网上申报方法》。个人业绩、成果和贡献资料的年限为2015年至申报日止。
(三)申报人员在系统中填报基本情况、荣誉与影响力、业绩情况等个人资料时,均应按系统提示上传相关佐证材料。重点内容包括:荣誉与获奖证书及项目、课题资助证明,代表论文的刊物封面、版权页、目录页、内容等复印件以及代表著作的封面、版权页、目录页,专利授权、科研(技术)成果等材料,均以PDF格式上传。企业人选还应提供职务证明、企业注册与利税贡献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