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类别
电子信息,5G/移动通信,物联网,软件,集成电路,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新材料,生态修复,节能环保,新能源与节能,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机器人,高端装备,海洋产业,航空航天,金融业,交通/物流/供应链,高技术服务,文化创意设计,建筑业,产业园,农业,科技中介,传统服务业,公共服务,科研单位,军工业,贸易,其他,传统实业
申报条件
一、申报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或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计划”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核心专家;
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负责人,省部级选拔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博士生导师;
3.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4.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华技能大赛”及“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以及贵阳市急需的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员。
二、高层次人才认定主要分以下五类:
1.高层次创业人才。在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其技术成果国内外领先,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到贵阳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办科技型企业,并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
2.高层次创新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从事技术创新、项目研发、成果转化,能够突破关键性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3.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在经营管理、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资本运作、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等领域具有国际先进理念,掌握产业发展前沿,熟悉国际规则,业界影响较大、业绩较突出的高层次人才。
4.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能够突破关键技术、解决技术难题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5.急需紧缺人才。符合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业绩突出的急需紧缺人才。
扶持标准
1、直接引进全职创业或工作关系转入我市并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及以上工作合同(协议)的,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计算”原则,根据以下标准兑现住房补贴、5年内按月发放生活津贴:
第一类人才住房补贴100万元,生活津贴每月2万元;
第二类人才住房补贴60万元,生活津贴每月5000元;
第三类人才住房补贴25万元,生活津贴每月2000元;
第四类人才住房补贴15万元,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和到企业或区(市、县)、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保区所属单位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生活津贴每月1000元,到市属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生活津贴每月800元,到市属党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生活津贴每月300元;
第五类人才中自主创业或到企业工作的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住房补贴5万元;
第六类人才住房补贴5万元,生活津贴每月500元。
2、引进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创办科技型企业,由企业注册所在区(市、县)、高新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综保区政府(管委会)根据项目情况及研发、生产需要,给予50万元——5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或创新创业资金资助,3年内免费提供100平方米——500平方米的工作场所,并根据招商引资相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支持、财政鼓励、土地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