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项目-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研究与示范

来源: 梧州市科学技术局
申报时间: -
发文时间:
人才认定与资助
政策简读 政策原文
产业类别
产业园,农业
申报条件
一、项目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一)在全市范围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相应技术实力和基础,并能为课题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的单位。 (二)根据《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申报的项目由申报单位筹集资金按计划组织实施,并合理归集研发各项费用支出,获得立项的项目列入我市科技项目库。 (三)不受理前5年度有已终止项目原课题负责人申报2020年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二、重点方向: (一)种业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 围绕优质稻、六堡茶、柑桔、粉葛、古典鸡、油茶、桑蚕等地方特色品种,开展优异种质资源开发、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技术开发,外来新品种引进与试种试养,育苗技术和种植示范推广;选育具有广适应、高品质、高抗逆性和本土化的优质稻、蔬菜、食用菌、粉葛、六堡茶、砂糖桔、油茶、八角、百香果、水果、中草药新品种,配套示范高效栽培(嫁接)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地方猪、优质鸡、淡水鱼、肉牛等优良品种提纯与改良杂交利用,重点开展亲本保纯、繁殖关键技术、保育新技术;本地名特优的珍稀物种品种保种复壮技术研究。逐步建成一批现代种业“育繁推”技术集成应用推广中心(基地)。 (二)农业关键技术创新示范 瞄准梧州优势主导农业产业,开展优质稻、蔬菜、六堡茶、名优水果、油茶、坚果、桑蚕标准化种植、高产高效技术、绿色有机种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农残检测、机械化采收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展生猪、优质鸡、肉牛、渔业、蜂业,稻虾(渔)综合养殖标准化、自动化养殖、生态循环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新技术开发示范,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等。 (三)农业新技术成果应用推广 围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和加工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和新技术成果在精细种植、自动化养殖、精深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物流配送、远程监测预警、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应用和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应用。 (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以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科技园区、种植和加工基地和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六堡茶、砂糖桔、油茶、百香果、名优蔬菜、三黄鸡、无渣粉葛、桑蚕、蜂业、中草药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研究和科技成果集成应用示范,按“一区(基地)一主导产业、一区(基地)一平台”的功能要求,展示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建成一批集科技创新、科技应用、科技示范和推广带动强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生产(加工)基地。 (五)星创天地创新创业孵化能力建设 为培育我市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支持我市现有星创天地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以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建立创新创业服务示范基地,创业服务服务团队和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科技培训场所或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科技特派员、返乡大学生、种养大户、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创业咨询、培训和平台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综合服务。 (六)科技特派员服务 支持科技特派员带技术、带科技成果、以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到农村领办创办企业;与服务企业、基地或合作社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或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产业扶贫基地,建立完善农业新业态、新管护模式、新扶贫带动模式、新科技服务体系。通过项目实施可实现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2万元以上,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增收。 (七)本专项项目申报要求: 1.鼓励企业、高等院校、涉农科研院所产学研联合申报。 2.优先支持出产业、出效益、出标准、出专利、出人才的项目。 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由已进驻或拟进驻企业、合作社、技术支持单位和科技特派员联合申报;星创天地项目鼓励业主与技术支持单位联合申报。 4.科技特派员项目由县级科技部门、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或服务企业基地申报,有科技特派员作为项目实施负责人或项目实施人员。 5.本专项项目实施年限一般为2年。
扶持标准
待定
申报材料
按照《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书》及申报附件清单的要求,在系统内填写项目申报材料,打印申报书最终版,由项目组人员签字、申报单位盖章后将申报书扫描件作为附件,在“附件清单”栏(附件类型选择“其他”)上传。需保密的项目请在申报书“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栏目注明密级并对保密要求作说明。
政策简读 政策原文
政策文件

关于开展2020年梧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http://kjj.wuzhou.gov.cn/tz/t55132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