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能源互联网联合基金

来源: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申报时间: 2022/09/06-2022/10/11
已截止
发文时间:
产业基金
政策简读 政策原文
产业类别
互联网
扶持标准
一、在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绿色低碳市场体系构建及系统可观可测可控能力建设方面,开展前沿科学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基于低碳需求响应的新型电力系统输配协同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10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2.考虑电-碳市场协同的电力综合供应成本核算与电能量市场运营机制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10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3.电力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性能退化机理及高效运行技术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10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4.少铂、非铂仿生氢电极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10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5.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晶闸管失效机理分析及老化特性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10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6.基于二维电磁传感矩阵的无人机自主巡线识别方法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7.基于图像融合的变压器套管运行状态智能诊断方法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8.面向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的配电网广域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二、在提升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能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终端互动调节能力方面,开展前沿科学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计及规模化分布式资源的省级电网频率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10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2.考虑灵活性资源互动的新型配电系统协同运行关键技术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10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3.新能源场站并网系统宽频带振荡机理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4.柔性互联配电网形态结构与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5.基于虚拟电厂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双向导引机制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6.城市综合管廊电力舱电缆带电着火及其向交叉区域的蔓延机制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三、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在电网深化应用方面,开展前沿科学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基于量子计算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10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4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2.面向悬浮抱杆作业的绳索牵引系统构型原理与控制方法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3.基于知识图谱与多源数据融合的输电线路通道智能优选方法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4.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型环保绝缘气体分子预测方法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5.开放动态环境下电力视觉智能的主动式持续学习方法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6.电流互感器电弧故障下油气混合物动力学行为及结构改进方法研究 该研究方向为联合基金培育项目,资助研究经费限额30万元。发表核心期刊或三大检索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申报材料
请申请人9月13日后注册并登录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http://kjgl.ahinfo.org.cn/egrantweb/)后,按照系统相关提示和要求填写项目相关信息及报告正文。附件材料,按规定统一扫描成一个完整的PDF上传,总页数不超过40页,应包括不超过5个代表性成果,主要指:论文/论著、专利、科技奖励、第三方评价等。申报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2.依托单位对本单位申报的项目,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示并推荐。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申请人下载打印书面材料(A4幅)提交依托单位,依托单位进行审核确认,并形成推荐项目汇总表,连同项目申报材料一式一份加盖公章,统一送至省政务中心科技厅窗口。不接受个人直接报送书面材料。
政策简读 政策原文
政策文件

关于组织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能源互联网联合基金2022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http://kjt.ah.gov.cn/kjzx/tzgg/12118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