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找人才> 正文

袁教授

副教授 吉林长春市
科研能力 #基金项目申报# #应用技术研究# #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
联系客服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研究方向:

食品加工过程中危害物形成、控制及毒性控制机制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12
食品加工技术 亚铁血红素肽 抗氧化 复合型保护剂
2018
亚硝胺 分析技术 食品安全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轻工业手工业:14 高等教育:6 有机化工:2 一般化学工业:1 儿科学:1
总数: 18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3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亚铁血红素肽复合型保护剂的性能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亚铁血红素肽复合型保护剂的性能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控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引进优秀人才科研基金项目
脉冲电场提取西藏灵菇胞外多糖条件优化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
食品中亚硝胺分析技术研究综述 吉林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

在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9YFC1606201,传统熏炸烤食品多元危害物在线监控与污染物减排技术研发,2019.12-2022.12 课题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C1602202-2,低温预制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机制及其安全预测模型,2018.12-2021.12 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092,热加工食品中新污染物缩节胺(Mepiquat)形成的多反应途径及机制,2018.01-2021.12 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1939,大蒜素减缓膳食丙烯酰胺及其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基因损伤机制研究,2016.01-2019.12 负责人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80414073GH,食品加工新污染物缩节胺形成机制研究,2018.01.-2020.12 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181,红景天苷基于内质网应激与氧化应激调控食源性呋喃毒性的机制研究,2020.01-2023.12 主要参加人

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 技术成果
  • 专利

创新及工程能力提升的食品分析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食品分析新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多种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对比的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探索

“食品分析”课程思政与育人目标探讨

高压静电场协同抗氧化剂抑制大豆油氧化

食品中亚硝胺分析技术研究综述

食品中缩节胺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食品理化分析原理与技术”五位一体教学体系的建设

食品理化检验与食品分析开放式实验授课方式的探讨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理论和实验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

鲜切薯片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形成的贡献率

亚铁血红素肽复合型保护剂的性能

脉冲电场提取西藏灵菇胞外多糖条件优化

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微波对美拉德摸拟体系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

温度和pH值对美拉德模拟体系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

控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方法研究进展

住院极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及相关因素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规模化利用玉米蛋白粉加工系列活性肽产品的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高品质玉米淀粉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玉米皮活性多糖与其制备方法》的中试扩大研究

玉米皮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活性多糖的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玉米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及控制技术的研究

一种制备包覆光敏剂的食品级纳米乳液的方法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