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研究方向:
变质岩石学
研究领域: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
研究方向:
变质岩石学
合作单位 | 合作论文数量 |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2 |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1 |
论文标题 | 基金名称 |
---|---|
昌宁—孟连构造带“前寒武纪”变沉积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双一流”建设和“大类招生”背景下吉林大学地质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 | 2017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大类招生背景下地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辽东弓长岭—岫岩地区古元古界辽河群变沉积岩的物源及构造背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辽东弓长岭—岫岩地区古元古界辽河群变沉积岩的物源及构造背景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闭合的年代学证据——来自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与流纹岩Ar-Ar和SHRIMP年龄制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德玛拉岩群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辽东黄花甸地区古元古代变辉绿岩的特征及成因 |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上三叠统望湖岭组的建立及意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藏高原羌塘高压变质带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不同时代榴辉岩的识别及其意义——来自榴辉岩及其围岩40Ar-39Ar年代学的证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承担项目与课题1. 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与研究(编号**48)(2008-2011)
2.西藏1:5万青卡尔地区四幅区调(编号**61)(2010-2012)
3. 西藏1:5万鲤鱼山地区四幅区调(编号**43)(2011-2013)
4.西藏羌塘改则地区高压麻粒岩的研究及其构造意义(编号 **)(2014-2017)
5.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带立典地区1: 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试点与示范(编号**101)(2015-2018)
昌宁—孟连构造带“前寒武纪”变沉积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辽东弓长岭—岫岩地区古元古界辽河群变沉积岩的物源及构造背景
辽东黄花甸地区古元古代变辉绿岩的特征及成因
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基地综合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双一流”建设和“大类招生”背景下吉林大学地质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
构造变形在变质岩专题填图中的作用及其意义——以辽南辽河群试点填图区为例
青藏高原羌塘高压变质带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上三叠统望湖岭组的建立及意义
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变质作用的时空演化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闭合的年代学证据——来自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与流纹岩Ar-Ar和SHRIMP年龄制约
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德玛拉岩群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羌塘中部不同时代榴辉岩的识别及其意义——来自榴辉岩及其围岩40Ar-39Ar年代学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