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找人才> 正文

吴博士

福建厦门市
科研能力 #基金项目申报# #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
联系客服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

研究方向:

计算凝聚态物理和计算材料科学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17
石墨炔 碳原子链 sp/sp2杂化 第一性原理计算
2021
ANiN(A=Li Na Mg Ca) 结构稳定性 电子性质 第一性原理计算 固态电解质 锂磷氧氮 界面 结构演化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电力工业:9 物理学:8 化学:5 无机化工:5 材料科学:2 自动化技术:1
总数: 22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武夷学院电子工程系 4
福建省理论与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 4
集美大学理学院 2
武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Al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2O4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ANiN(A=Li,Na,Mg,Ca)的结构、热力学、弹性和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锂磷氧氮(LiPON)固态电解质与Li负极界面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碱金属掺杂橄榄石型NaFePO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γ石墨炔衍生物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在研基金:
1、高安全、长寿命和低成本钠基储能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2021,项目骨干
2、高效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2021,项目骨干
3、锂离子电池新型硅酸盐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物性预测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2018,项目负责人
4、钠离子电池合金负极材料的理论探索与性能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5-2017,项目负责人
5、高比能二次锂电池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3-2017,参与
6、硅酸盐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结构演化的动力学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011-2013,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7、燃料太阳能生产与工作器件中的材料挑战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014,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8、纳米电极材料失效机理与安全性能,973子课题,2011-2015,课题骨干(已结题)

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富锂锰基三元材料Li1.167Ni0.167Co0.167Mn0.5O2中的氧空位形成

Li3N与Na3P的物理性质的对比研究

ANiN(A=Li,Na,Mg,Ca)的结构、热力学、弹性和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

ANiN(A=Li,Na,Mg,Ca)的结构、热力学、弹性和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

锂磷氧氮(LiPON)固态电解质与Li负极界面特性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物理天文专辑·编者按

富锂锰基三元材料Li1.208Ni0.333Co0.042Mn0.417O2的电子结构和缺陷性质

晶体结构预测的新方法和典型应用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MoF6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γ石墨炔衍生物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Na2FeSiO4正极材料:结构及内在Fe-Si框架的多样性

表面氢化的双层氮化硼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单层二硫化钼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Al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2O4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Al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2O4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Ⅳ族元素掺杂的α-Fe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Fe原子薄片的磁性:第一性原理计算

二维BC2N薄片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

Ni,Al及其合金的一种嵌入原子势

镓原子链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英文)

Li3Sn的电子和几何结构:第一原理计算

碱金属掺杂橄榄石型NaFePO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