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找人才> 正文

李教授

副教授 湖北武汉市
科研能力 #基金项目申报# #应用技术研究#
个人简介
联系客服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

研究方向:

根瘤菌共生固氮体系的分子机理与应用 利用华癸根瘤菌-紫云英特色模式体系,研究共生双方调控类菌体分化、固氮及衰老的互作机制 开展大豆根瘤菌固氮及菌植互作研究,为增强竞争结瘤、提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10
茯苓 碳源 氮源 初始pH值 液体培养 正交试验 抑制差减杂交 紫云英
2011
茯苓 菌核多糖 热水浸提法 微波法 酶法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生物学:6 农业基础科学:6 农艺学:6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4 农作物:2 有机化工:1
总数: 13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工艺重点实验室 2
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河南大学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一株降解苯酚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科技部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资源平台建设项目
茯苓菌核多糖分离技术研究 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工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华癸中生根瘤菌质粒复制基因repC的克隆与鉴定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从植物根际分离的8株细菌的促生作用与初步鉴定 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建设项目
1株抗重金属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基因型的初步研究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研究专题项目
1株抗铜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还原特性的研究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研究专题
华癸中生根瘤菌共生基因exo56的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 科技部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资源平台建设项目
华癸中生根瘤菌2020三个内源质粒的功能及其与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茯苓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 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工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参与紫云英共生固氮的1个上调表达结瘤素基因AsB6的分离与鉴定 国家973计划课题
华癸中生根瘤菌脂多糖突变株的共生能力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研究专题资助项目
抗铬(Ⅵ)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铬(Ⅵ)还原能力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研究专题资助项目
棉浆黑液生物处理系统中嗜碱细菌的多样性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 技术成果
  • 专利

茯苓菌核多糖分离技术研究

茯苓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研究

参与紫云英共生固氮的1个上调表达结瘤素基因AsB6的分离与鉴定

华癸中生根瘤菌质粒复制基因repC的克隆与鉴定

一株降解苯酚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1株抗重金属铬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基因型的初步研究

1株抗铜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还原特性的研究

华癸中生根瘤菌共生基因exo56的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

华癸中生根瘤菌2020三个内源质粒的功能及其与豌豆根瘤菌共生质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华癸中生根瘤菌脂多糖突变株的共生能力

抗铬(Ⅵ)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铬(Ⅵ)还原能力

从植物根际分离的8株细菌的促生作用与初步鉴定

棉浆黑液生物处理系统中嗜碱细菌的多样性

华癸中生根瘤菌7653R共生固氮新基因dmtH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酸性磷酸酶在苜蓿根瘤和菌根共生中的功能研究方法

一种控制大豆-根瘤菌匹配性的R基因及其蛋白质和应用

一种对豆科植物具有促生增产作用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一种提高根瘤菌液体菌剂活菌数和结瘤固氮效果的辅料及应用

一种复合微生物拌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吸附重金属镉的重组恶臭假单胞菌CH01及应用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