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车用发动机及其相关技术
研究方向:
内燃机燃烧过程优化及排放控制。
研究领域:
车用发动机及其相关技术
研究方向:
内燃机燃烧过程优化及排放控制。
合作单位 | 合作论文数量 |
---|---|
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 4 |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3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制造技术研究院 |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 2 |
军事交通学院军用车辆系 | 2 |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 2 |
合肥工业大学能源工程系 | 2 |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 | 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能系 | 1 |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筑安全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 |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 1 |
天津雷沃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1 |
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 1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1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1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 1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 1 |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 1 |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 1 |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 |
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 | 1 |
论文标题 | 基金名称 |
---|---|
C2H3与C2H5OH和CH3HCO间的脱氢反应对乙醇-碳氢混合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管带式散热器流动阻力与传热性能分析 | 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
柴油机碳烟颗粒三维形貌特征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柴油机碳烟颗粒三维形貌特征的研究 | 51876141) |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6139)课题负责人(2016年1月-2019年12月)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6126)课题负责人(2013年1月-2016年12月)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6116)课题负责人(2011年1月-2013年12月)
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P2-0010)课题负责人(2013年1月-2017年12月)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76065)课题负责人(2007年1月-2009年12月)
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8AAHA148)课题负责人(2008年1月-2010年12月)
高浓度CO2下添加甲苯对正庚烷着火特性的影响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柴油在CO2/O2氛围下的燃烧特性
高浓度CO2对70%正庚烷+30%甲苯着火延迟的影响
应用毒性评价软件工具和Toxtree软件预测硝基烃及其衍生物的毒性
柴油表征燃料在高浓度CO2氛围下燃烧机理的分析
正庚烷在O2/CO2环境中的着火特性
柴油机碳烟颗粒三维形貌特征的研究
柴油机碳烟颗粒三维形貌特征的研究
一种新型旋流燃烧器内甲烷扩散燃烧特性
Pt对Ba-Ce/γ-Al2O3催化剂低温还原和脱除NOx的影响
氧化反应温度对柴油机颗粒物表面官能团演变的影响
甲烷/空气扩散火焰中碳烟颗粒的三维形貌演变
Mn-Ce/γ-Al2O3催化剂对柴油机碳烟的催化燃烧性能影响
温度对Mn-Ce/γ-Al2O3催化氧化柴油机尾气NO性能的影响
后喷间隔角对柴油机燃烧过程中颗粒物数密度、粒径分布及质量的影响
C2H3与C2H5OH和CH3HCO间的脱氢反应对乙醇-碳氢混合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
Cu/ZSM-5催化剂制备及SCR催化性能研究
后喷对高压共轨柴油机排放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La0.8Ce0.2Mn1-xNixO3系列催化剂结构及其对碳烟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逆向气流对油束碰壁及壁面油膜的影响
铋取代对LaMnO3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碳烟燃烧性能的影响
空燃比和EGR对GDI汽油机多环芳香烃排放的影响
预混火焰中温度对碳烟表面官能团和氧化活性的影响
金属改性分子筛型催化剂低温SCR反应机理
同向剪切气流对GDI发动机燃烧室壁面油膜的影响
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用煤制柴油、传统柴油及其混合燃料的排放比较(英文)
含颗粒甲烷/空气预混燃烧的51步简化机理
大体积程序升温汽化进样技术用于柴油机多环芳香烃的检测
Cu/ZSM-5分子筛催化剂SCR催化性能
汽油机颗粒物数量排放及粒径的分布特性
柴油机燃烧过程羰基化合物演变历程研究
柴油机碳烟缸内氧化特性的研究
燃用F-T柴油颗粒相多环芳香烃的排放特性
柴油机排放多环芳香烃气/颗粒相分配研究
柴油机排放多环芳香烃与羰基化合物组分特征研究
液雾燃烧大涡模拟的应用研究进展
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燃烧中间产物的浓度分布特性
正庚烷裂解及乙醇的影响
汽油与异辛烷/正庚烷的燃烧特性分析
对置二冲程柴油机缸内流动形式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模拟研究
采用简化燃烧室研究柴油机缸内流动
利用同步辐射研究正庚烷火焰燃烧特性
添加含氧燃料对正庚烷火焰特性的影响研究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碳烟排放模型
柴油机氮氧化物的特征时间模型
汽油机冷启动时燃油蒸发多参数影响研究
MTBE和乙醇对汽油燃烧特性的影响
汽油机废气滚流分层技术燃烧放热规律的研究
生物添加剂对汽油机燃油经济性及废气排放影响的研究
汽车催化转化器数学模型的修正
汽油机废气滚流分层技术对燃烧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柴油引燃预混合天然气实现准均质压燃着火燃烧方式的理论研究
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
引燃柴油在甲烷-空气混合气中的着火模型
双燃料内燃机引燃油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模型研究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发动机的燃烧特性与排放
涡流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影响的数值分析
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模型的研究
汽车催化器性能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CO2诱导肼类燃料低温反应机理研究
管带式散热器流动阻力与传热性能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智能管理方法
封闭式五自由度物件干扰的气体火焰观测设备
可液气分离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多层主动冷却装置
针对富脂燃烧废气的两级喷淋回温预处理系统
一种可抑制结焦的燃料气相反应物制备装置
一种无催化的双还原剂NO-x脱除方法及其装置
三元金属氧化物基柴油机颗粒物氧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多元金属氧化物基柴油机氧化催化器用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用于离心旋转状态下火焰观测的固体燃烧反应器
用于制备固体气相反应物的二级加温前处理系统
观测视角可调的固体燃烧反应器
用于火焰扰动观测的固/液体燃烧反应器
一种柴油机碳烟颗粒采样装置
一种余热利用式电除尘器
一种光污染防护装置
一种光污染防护装置
一种余热利用式电除尘器
柴油机用钴-钒二元氧化物型选择性催化还原负载催化剂
稀燃发动机用三元复合氧化物型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
三元金属改性分子筛型稀燃发动机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
稀燃缸内直喷内燃机微粒氧化催化器用催化剂
Fe<sub>2</sub>O<sub>3</sub>和V<sub>2</sub>O<sub>5</sub>双重活性组分的柴油机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