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研究方向:
表面量子化学及其在多相催化与谱学电化学中的应用。
研究领域: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研究方向:
表面量子化学及其在多相催化与谱学电化学中的应用。
合作单位 | 合作论文数量 |
---|---|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12 |
复旦大学化学系 | 3 |
复旦大学化学系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 | 2 |
同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化学系3 里昂高等师范学校化学系 | 1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1 |
理论化学研究中心 | 1 |
物理化学研究所 | 1 |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 1 |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 | 1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 1 |
化学化工学院 | 1 |
论文标题 | 基金名称 |
---|---|
R—ReO3的构型和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簇-表面类比:钯原子簇的从头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Σ+Ni─CO分子簇的从头算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金属氧化物表面化学吸附和反应的量子化学簇模型方法研究(英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NO在NiO(100)面吸附的DV-Xα簇模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 |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过渡金属对吡啶的拉曼光谱强度的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氢吸附于Pt(100)面的吸附体系簇模拟和Raman谱性质计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过渡金属原子与一氧化碳作用对C—O伸缩振动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强度的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重水中固氮酶催化还原乙炔产物的~1HNMR研究 | 国家攀登 |
聚炔烃电子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六元和五元环芳香化合物在Si(001)-2×1面上的Diels-Alder加成反应——结合能与芳香化合物共振能的相关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大学Emory University RobertW.Woodruff Professorship部分资助项目 |
Pd2-CO簇的从头算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
Pdn-CO(n=1~7)簇模型的从头算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 |
氧物种在NiO(100)面吸附的DV-Xα簇模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
CO2在金属表面活化的能学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量子化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展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CO2在金属表面活化的UBI-QEP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Pt-CO分子~1∑+态的π反馈键与拉曼光谱强度的量子化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基金资助课题 |
Pt-CO分子~1∑+态的π反馈键与拉曼光谱强度的量子化学研究 | 2 962 530 6 |
Pt-CO分子~1∑+态的π反馈键与拉曼光谱强度的量子化学研究 | 991 77 |
Pt-CO分子~1∑+态的π反馈键与拉曼光谱强度的量子化学研究 | k1 61 34) |
金、铜金属纳米棒或纳米线的AFM和SERS的研究(英文) | Supportedby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andMinistryofEducationofChinaUnder ContractNos :2 96 2 530 62 98330 6 02 990 3 |
一些密度泛函方法预测电子亲和势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Δ、~3Π、~3Σ+Ni—CO分子簇的从头算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995年起,多次应邀访问日本基础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研究所、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等知名学术机构。并应国际著名量子化学家中迁博(Hiroshi Nakatsuji)教授邀请,以日本京都大学工学部访问教授身份,先后六次参加由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内容涉及氧化物簇模型方法、激发态理论、hyperfine 和 NMR 以及STM理论。 2000年1月-2003年1月,应国际著名量子化学家W.A. Goddard III邀请,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访问工作。在此期间,在多相催化(甲烷无氧芳构化制苯)、均相催化(Catalytica Pt(II) 催化甲烷制甲醇)、生物体系(抗体催化水氧化至双氧水)、纳米体系(新型储氢材料的设计、新型分子器件的设计、过渡金属催化碳纳米管生长机理)以及理论方法(密度泛函理论的新泛函、溶剂化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
基于双杂化密度泛函势能面的燃烧反应机理研究
基于XYG3双杂化泛函势能面的H+CH4反应动力学研究
M1相MoVTeNb氧化物的电子结构
精确预测核磁共振屏蔽常数与化学位移
多参数相关密度泛函方法计算核磁共振屏蔽常数与化学位移
Li2NH晶体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R—ReO3的构型和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一些密度泛函方法预测电子亲和势
NOx/CO2/H2O在BaO表面的竞争吸附
丙烷选择(氨)氧化机理研究:V、Mo和Te的作用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理化性质对低碳烷烃活化的影响
Fe-ZSM-5上C-H键直接羟基化的理论研究
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体系的理论研究-经验校正的密度范函方法
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校正DFT计算的生成焓
几种新密度泛函描述氢键作用能力的评价
过渡金属端氧上C-H键选择活化的理论研究
N2O在FeO+上催化还原的理论研究
铼氧化物催化炔烃氧化偶联的机理研究
过渡金属原子与一氧化碳作用对C—O伸缩振动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强度的影响
密度泛函方法研究铁原子与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HF)4-与(HF)5-负离子团簇异构体的成键性质及稳定性
密度泛函方法在核磁共振波谱中的研究
O2在BaO(001)表面解离的理论计算研究
NH3在Si(111)-7×7面上吸附解离机理的理论研究
金属氧化物表面化学吸附和反应的量子化学簇模型方法研究(英文)
聚炔烃电子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CO2在金属表面活化的UBI-QEP方法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过渡金属对吡啶的拉曼光谱强度的影响
六元和五元环芳香化合物在Si(001)-2×1面上的Diels-Alder加成反应——结合能与芳香化合物共振能的相关性
CO2在金属表面活化的能学方法研究
过渡金属原子对CO伸缩振动的拉曼光谱强度影响的理论研究
金、铜金属纳米棒或纳米线的AFM和SERS的研究(英文)
氢吸附于Pt(100)面的吸附体系簇模拟和Raman谱性质计算
Pt-CO分子~1∑+态的π反馈键与拉曼光谱强度的量子化学研究
重水中固氮酶催化还原乙炔产物的~1HNMR研究
簇模型选取的配位数原则——CO/ZnO吸附体系的abinitio研究
某些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氟化物19F化学位移的从头算研究
量子化学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展望
簇-表面类比:钯原子簇的从头算
NO在NiO(100)面吸附的DV-Xα簇模型研究
Pd2-CO簇的从头算研究
Pdn-CO(n=1~7)簇模型的从头算研究
氧物种在NiO(100)面吸附的DV-Xα簇模型研究
~1Σ+Ni─CO分子簇的从头算研究
~3Δ、~3Π、~3Σ+Ni—CO分子簇的从头算研究
乙炔、乙烯在铁石墨嵌合物上吸附行为的DV—Xα研究
乙烯和铜石墨嵌合物相互作用的DV—Xα研究
CO在Cu/ZnO上吸附的簇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