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研究方向:
· 强化传热理论及应用 · 电子器件冷却/热管理 · 建筑节能及材料热物性测试 · 工业余热利用
研究领域: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
研究方向:
· 强化传热理论及应用 · 电子器件冷却/热管理 · 建筑节能及材料热物性测试 · 工业余热利用
合作单位 | 合作论文数量 |
---|---|
杭州佰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1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1 |
论文标题 | 基金名称 |
---|---|
嵌入式微课在工科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
木材微结构对其传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传热特性的影响 |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木材导热系数非线性拟合的神经网络模型 |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煤多联产系统性能分析 | 浙江大学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资助项目 |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固液相变储能过程研究进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1. 2018年浙江大学第八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主导师2. 2017年浙江大学唐立新教学名师奖3. 2016年11月,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4/164. 2014年12月,浙江大学优质教学二等奖5. 2014年9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10/156. 2009年9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4/107. 2018年12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3/15
含水率和干容积密度对压实回填土热导率的影响(英文)
扁平微槽道热管蒸发冷凝极限模型
弯折和倾角对微槽道扁平热管传热特性的影响
中间介质型烟气换热器无量纲材料成本模型
基于虚实结合的新能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的能动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学科交叉复合的“智慧能源系统理论与应用”课程建设研究
氟塑钢复合管冲蚀磨损性能的试验研究
考虑一次调频能力的火电机组负荷优化分配
基于能耗监管平台的某高校宿舍用能调查分析
扇形内翅片石墨管层流强化传热性能
盐水聚能塔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性能
TAESS在煤多联产系统热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再热器外接管座温度场与热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嵌入式微课在工科基础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木材微结构对其传热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跨临界制冷循环的适用条件及在CO2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热电联产和区域供热对减少CO2排放的贡献
温度和热流方向对木材传热特性的影响
木材导热系数非线性拟合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的煤多联产系统性能分析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固液相变储能过程研究进展
纳米尺度固液静电吸附界面能质传递机理及调控机制
超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热物性测试装置
一种蓄热相变换热器及促进糖醇相变材料结晶和减小过冷度的方法
一种深度调峰供热机组供热蒸汽参数提升系统及方法
一种优化的土壤统计物理导热系数模型构建方法
基于热电协同的长距离区域供热系统及热电协同方法
基于镍钴锰酸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半固态锂正极悬浮液
高灰低温烟气下中间介质管式换热器加速冲蚀磨损试验装置
一种固体显热蓄热供热系统及方法
一种基于蓄热启动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及方法
一种供热系统裕度量化计算方法和系统
一种多源互补城市热网的可靠性评估及优化方法
一种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综合灵活调度方法和系统
一种基于电流优化策略的液流电池系统控制方法
一种非混合型无储罐液流电池结构及方法
一种外加磁场的磁性颗粒附着电极的液流电池结构及方法
一种高温高压环境下测量表征接触角的可视化实验系统及其方法
一种促进科技创新的大众智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及方法
适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的非平面扁平热管散热结构
基于辐射制冷和相变储能的复合节能装置及其方法
一种基于热压效应的监控摄像机散热方法及结构
一种利用互补式通道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传热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