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方向: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离子液体与纳米化学。
研究领域: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技术
研究方向: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离子液体与纳米化学。
合作单位 | 合作论文数量 |
---|---|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 4 |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 | 4 |
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3 |
沈阳工业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 2 |
吉林大学化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 | 2 |
东北大学材料系 | 2 |
东北大学理学院 | 2 |
化学工业部感光化工研究院 | 2 |
绿色合成与先进材料制备化学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 |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2 |
清华大学化学系 | 2 |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 2 |
沈阳化工学院 | 1 |
沈阳大学 | 1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1 |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1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1 |
化工部感光化工研究院 | 1 |
沈阳感光化工研究院 | 1 |
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朝阳市自来水公司 | 1 |
东北大学材料系化学系 | 1 |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系 | 1 |
东北制药总厂 | 1 |
盘锦市科技情报所 | 1 |
锦化化工(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 1 |
东北大学化学系 | 1 |
锦化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1 |
奥克兰大学化学系 | 1 |
辽宁省绿色合成与先进材料制备化学重点实验室 | 1 |
大连和盛化工有限公司 | 1 |
绿色合成与先进材料制备化学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 1 |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洁净能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斯威本科技大学埃米材料转化中心 | 1 |
金属防腐蚀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
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化学院 | 1 |
辽宁省高等学校绿色合成与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 | 1 |
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 | 1 |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 | 1 |
吉林大学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 | 1 |
论文标题 | 基金名称 |
---|---|
仿生信号转导体系的构建:囊泡表面磷脂信号分子诱发的乳酸脱氢酶的激活 | 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基金 |
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的合成 | 辽宁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金 |
脂溶性金属酞菁衍生物在介孔分子筛中的封装及其催化性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基于聚(两性离子液体)功能化聚吡咯/氧化石墨烯的独特MoS2-SnS2异质纳米片及其改善的氮还原电活性(英文)
温度条件下光催化甲醇燃料电池的光电化学性质
基于Janus颗粒的乳液调控
Fe3O4-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固载桥结构对Ru(Ⅱ)-GO纳米复合物光伏性能的影响
沥青球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可交联偶氮聚芳醚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新型水溶性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燃油萃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英文)
阳离子型酞菁前驱体的合成与表征
磷脂修饰化的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直接电化学研究
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b-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胶束对碳酸钙晶体的生长影响
反应条件对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官能团还原效率的影响
新型离子液体基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ZnO/BiVO4-V2O5异质结构光生电荷性质及可见光下表面光电流行为
聚己内酯/聚磷酸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胶束的制备
酸性离子液体[BMIm]HSO4催化噻吩氧化脱硫
水热合成法制备聚3,4-乙撑二氧噻吩纳米纤维及其对碘离子的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金纳米粒子-壳聚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电化学中的应用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热力学性质研究(Ⅴ):硫酸氧钒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半导体催化剂/电解液界面电化学等效电路的建立
四氯化四-β-(N-甲基咪唑-N-乙氧基)酞菁锌/TiO2异质结构薄膜光生电荷行为研究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热力学性质研究(Ⅴ):硫酸氧钒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的微波合成及胶束制备
微波辐照合成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氯盐中间体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二苯并噻吩氧化脱硫
新型三线态喹喔啉铱(Ⅲ)配合物的微波合成及其光致发光
双分子膜中4,4′,4′′,4′′′-四(正丙氧基羰基)酞菁钴(Ⅱ)催化分子氧氧化巯基乙醇的反应
微波辐射法合成喹喔啉铱(Ⅲ)配合物及其发光性质
含有偶氮键和芳香胺基双官能团引发剂的合成及表征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1,5-苯并二氮衍生物
ACPMA/BPO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及其动力学
原子吸收光度计兼FIA光度法测定沉积物中铝
聚丙烯酰胺/聚L-谷氨酸苄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胶束制备
氨基酸离子液体研究进展
流动注射微分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含量
同手性配位聚合[In3(μ2-OH)3(pyda)2(NO3)1.5(H2O)0.5][NO3]0.5.2.5H2O的水热合成和表征
反相乳液法制备银纳米粒子
双光束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食盐中的碘含量
聚氨基酸共聚物合成研究进展
室温离子液体FeCl3-BPC体系的研究
囊泡双层膜中4,44"4-四(正丙氧基羰基)酞菁钴(Ⅱ)催化分子氧氧化巯基苯的反应
核壳结构PAM-ZnS纳米杂化微球的制备研究
反相乳液中Ag/TiO2纳米杂化粒子的制备及其SERS效应
室温离子液体中氯化十六烷基吡啶聚集行为的研究
核壳结构ZnS/PAM复合微球的制备研究
反相乳液中Ag/TiO2纳米杂化粒子的制备及其SERS效应
膜表面具有2-羟基-3-氯丙基或环氧丙基的对pH和离子强度敏感的新型磷酸酯囊泡
室温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的绿色溶剂——室温离子液体
金属酞菁衍生物催化的模拟酶反应研究进展
硝酸铵+酰胺二元相图的研究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12种有机酸的规律
稀散金属室温离子液体研究Ⅰ.InCl3/BPC体系
室温离子液体FeCl3-BPC体系的研究
测定啤酒和白葡萄酒中有机酸的离子排斥色谱法
荧光、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二氯苯基咪唑邻菲啰啉合钯(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
脂溶性金属酞菁衍生物在介孔分子筛中的封装及其催化性质研究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十二种有机酸的研究
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有机酸
无机药物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下)
铜(Ⅱ)与碘代酪氨酸和相关氨基酸混配配合物的圆二色谱研究──碘对甲状腺激素生物活性的结构作用探索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新工艺
七配位K[InⅢ(Hdtpa)]·3.5H2O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测定
配体间相互作用研究——氨基酸与二肽配体形成质子复合物的稳定性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合成的新方法
无机药物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上)
新型主体青成色剂Cp-DJ的创制及感光性能研究
新型主体青成色剂Cp-DY的合成及感光性能
对氨基苯甲酸苄酯的相转移催化法合成
2,4-二特戊基苯氧羧酸衍生物的合成
新主体青成色剂的创制及应用研究
3-氨基-4-氯苯腈的合成及表征
过渡金属配合物结构理论的角重叠模型及其应用
以氧、氮为配位原子的某些铅(II)混合配体化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以氮、氧为配位原子的某些铅混合配位络合物的稳定性研究(Ⅱ)
仿生信号转导体系的构建:囊泡表面磷脂信号分子诱发的乳酸脱氢酶的激活
对羟基苯甲酸苄酯的合成
一种含碳点的离子液体凝胶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液体室微反应器在油品脱硫中的应用
一种将催化剂分隔负载在凝胶-乳液复合微粒中的方法及其在串联反应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海水淡化的太阳能界面蒸发净水器
一种甲醛气体传感器
一种负载单原子铂的MOFs衍生铬基催化剂催化燃烧溶剂油的方法
一种自支撑电极基底材料及基于其的双室酶生物燃料电池
一种低共熔溶剂辅助的油砂中沥青萃取方法
一种基于种子聚合法制备形貌可调的聚离子液体基各向异性复合粒子的方法
少层MXene-离子液体液滴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检测苏丹红中的应用
一种皮克林超级乳化剂二氧化硅纳米网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太阳光辅助的可充电铝空气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BiOCl凝胶电极及其在制备新型太阳能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阳光促进策略的可充电锌空气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氧化铜光电极及其新型太阳能铁空气电池
一种钌掺杂超薄TiO-2纳米片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解废水中有机染料中的应用
相变储能型聚苯乙烯吸附剂的合成方法
MoS-2/pyridinium-ILs/PPy/GO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应用
MoS-(2)-SnS-(2)/PVIPS/PPy/GO纳米材料及其在电催化氮还原中的应用
Pickering乳液固液复合凝胶球及其在降解水中污染物中的应用
Pickering乳液固液复合凝胶球及其在降解水中污染物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催化水光解制氢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铜掺杂超薄TiO2纳米片负载钴肟配合物光催化水分解制氢的应用
铜掺杂超薄TiO2纳米片负载钴肟配合物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钌掺杂超薄TiO2纳米片光催化剂及其在光催化水分解制氢中的应用
一种辅酶B12修饰Ti3C2(OH)X纳米片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聚合离子液体修饰MXene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基于动态亚胺键的共聚物复合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维生素B12和钌配合物双功能化石墨烯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超薄MXene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基于温敏聚合物/碳点的介孔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一种光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循环降解有机染料中的应用
一种催化三氯甲苯转化成酯的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α-Co(OH)2/PPy/GO纳米片及基于其的OER电催化修饰电极
FeCoNiBOx/PPy/rGO纳米材料及基于其的OER电催化修饰电极
NiS2-MoS2/PVEIB/PPy/GO材料及基于其的HER电催化修饰电极
FeCoNiBOx/PPy/rGO纳米材料及基于其的OER电催化修饰电极
一种环糊精修饰金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环糊精-聚合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温度响应性PNVCL-b-POPD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基于氢键的超分子聚合物复合胶束的制备方法
基于氢键的超分子聚合物复合胶束的制备方法
一种在可见光驱动下具有催化活性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温和条件下无模板法合成基于单宁酸的多孔聚合物及其衍生的炭材料
Pickering乳液填充柱及基于Pickering乳液填充柱分离萃取有机物方法
一种介孔聚离子液体-(金属)酞菁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温敏性两亲嵌段共聚物PNVCL-b-PVAc的制备方法
响应性聚合离子液体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溶胀性测试
一种室温光诱导甲醇燃料电池
一种室温光诱导甲醇燃料电池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的合成方法
二价镍化合物修饰的聚吡咯/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iS/Ni(OH)2@PPy/GO纳米片及甲醇电催化修饰电极
一种镍化合物填充的聚丙烯酸铵/聚吡咯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复合溶剂热法制备纳米电极材料Li4Ti5O12/Rutile-TiO2的方法
一种三维结构TiO2/石墨烯气凝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Li4Ti5O12/TiO2/石墨烯气凝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电极修饰材料复合物ImCoPc/RGO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维生素B12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维生素B12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在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均具有催化活性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多元复合催化剂RhB/B12#PIL/rGO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通过沥青漂浮分离油砂中沥青的方法
含有苯硼酸的聚合离子液体修饰的聚吡咯/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含有苯硼酸的聚合离子液体修饰的聚吡咯/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TiO2纳米片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米粒状形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堆叠片状形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正八面体形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三维结构石墨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BiIO敏化的BiIO/TiO2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钴酞菁功能化Janu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钴酞菁功能化Janu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含有维生素B12结构的颗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离子液体功能化雪人形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阴离子响应性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阴离子响应性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g/PAM/PPy/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聚合物Janus纳米片PtBMA/PAM的制备方法
一种含有双酚羟基偶氮萘酚结构的钌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一种利用雪人形Janus颗粒制备离子液体功能化通孔结构多孔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
一种利用雪人形Janus复合颗粒制备具有通孔结构的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方法
一种利用雪人形Janus复合颗粒制备具有通孔结构的聚合物多孔材料的方法
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油砂沥青的方法
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油砂沥青的方法
一种从油砂中萃取沥青的方法
一种在抗坏血酸存在的条件下检测多巴胺的修饰玻碳电极、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在抗坏血酸存在的条件下检测多巴胺的修饰玻碳电极、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检测低浓度多巴胺的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TiO2/Ag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TiO2/RGO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TiO2/Ag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温度/pH双响应性柔性聚合物Janus中空球的制备方法
pH响应性聚合物基Janus纳米中空球的制备方法
pH响应性聚合物基Janus纳米中空球的制备方法
柔性聚合物Janus纳米片PNVCL/cPCL的制备方法
一种TiO2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碘氧化铋/多孔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