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找人才> 正文

李教授

教授 C类,D类 黑龙江哈尔滨市
科研能力 #基金项目申报# #应用技术研究# #产学研合作# #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
联系客服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热能工程;煤的低NOx燃烧,旋流气固两相流动,烟气脱硫技术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20
W火焰锅炉 低NOx燃烧技术 燃尽风率 气固两相流 旋流燃烧器 一次风结构 流动特性 混合特性
2021
超临界W火焰锅炉 工业试验 低负荷 三次风摆角 煤燃烧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动力工程:49 电力工业:7 燃料化工:4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 力学:1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1
总数: 62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山东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 2
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
湖南大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2
黑龙江省劳动厅 1
哈尔滨理工大学 1
黑龙江省北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1
上海电机学院 1
焦作电厂 1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1
黑龙江哈尔滨150 1
北京国电龙高科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部 1
黑龙江哈尔滨 1
郑州轻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1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1
河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三次风摆角影响W火焰锅炉低负荷燃烧及NO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一种用于蜗壳式旋流煤粉燃烧器改造的新技术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资助
大容量锅炉新型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2005年度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燃尽风率对新型W火焰锅炉主燃区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水冷壁气流床气化炉渣层热应力数值模拟方法的改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适用于燃用贫煤1025t/h锅炉的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 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课题
多次分级中心给粉旋流煤粉高效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多次分级中心给粉旋流煤粉高效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叶片数量和一次风率对双调风旋流燃烧器流场的影响 国家电力公司重大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一次风通道出口位置对燃烧器出口流场及混合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旋流煤粉燃烧方式的1025t/h锅炉结渣原因的工业试验 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
适用于1025t/h燃煤锅炉的浓淡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国家电力公司重大课题资助项目
扩口位置对旋流燃烧器出口流场影响的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项目
中心给粉燃烧器在燃用烟煤1025t/h锅炉上的应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基金项目
西柏坡电厂1025t/h锅炉燃烧系统改进的实验研究 国家电力公司重大课题资助项目
W火焰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 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课题资助项目
W火焰锅炉多次引射分级燃烧机理及技术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展开全部
荣誉&成就

名称 1、高性能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获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本人排序第1),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技术简介.doc;2、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获2000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本人排序第4); 3、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纪念章; 4、W火焰锅炉多次引射分级燃烧技术,获2020年度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本人排序第1) 5、多次分级中心给粉旋流煤粉高效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获2014年度黑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本人排序第1);5、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在然用贫煤1025t/h锅炉上的应用及开发,2005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本人排序第3);6、立体分级低氮燃烧技术,2011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人排序第6); 7、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研制及产业化,2017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序5); 8、本人的博士论文被评为校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第八届(2002年度)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研究类)奖,2004年入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获第八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 9、2019年以李争起教授为“头雁”的清洁能源与热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入选黑龙江省首批“头雁”团队;10、培养的博士研究生2人次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人次获吴仲华优秀学生奖,4人次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 技术成果
  • 专利

三次风摆角影响W火焰锅炉低负荷燃烧及NO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燃尽风率对新型W火焰锅炉主燃区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一次风通道出口位置对燃烧器出口流场及混合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W火焰锅炉多次引射分级燃烧机理及技术研究

水冷壁气流床气化炉渣层热应力数值模拟方法的改进

多次分级中心给粉旋流煤粉高效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拱上燃尽风入射角度对W火焰锅炉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玻璃颗粒与平板碰撞的PIV实验研究

W火焰锅炉高效低NOx燃烧技术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空气截面流率对玉米秸秆层燃及NOX生成的影响

中心给粉燃烧器在燃用烟煤1025t/h锅炉上的应用

扩口位置对旋流燃烧器出口流场影响的研究

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适用于燃用贫煤1025t/h锅炉的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

采用旋流煤粉燃烧方式的1025t/h锅炉结渣原因的工业试验

大容量锅炉新型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燃用褐煤六角切圆670t/h炉低NOx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旋流燃烧器高负荷灭火问题研究

煤粉浓缩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670t/h燃贫煤锅炉NOx排放及稳燃特性的工业试验研究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喷口结构优化的实验研究

叶片数量和一次风率对双调风旋流燃烧器流场的影响

适用于1025t/h燃煤锅炉的浓淡旋流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二次风水平摆动对670t/h锅炉切圆的影响

200MW旋流燃烧方式煤粉炉炉内燃烧试验和数值研究

西柏坡电厂1025t/h锅炉燃烧系统改进的实验研究

风包粉系列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

齿型扩口对旋流燃烧器流动特性影响的研究

低NOx排放的“风包粉”浓淡煤粉燃烧技术

不同湍流模型对强旋流动的数值模拟

褐煤混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法研究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气流湍流特性的冷态试验研究

煤燃烧结渣特性判定法及测量设备的研究

同心反切燃烧方式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在谏壁电厂的应用

煤的结渣特性磁力分析的研究

利用一维热膜探针对旋流燃烧器出口冷态旋流流场的测量

水平浓淡与上下浓淡煤粉燃烧方式气固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

水平浓缩燃烧器在670t/h燃用无烟煤锅炉上的应用研究

水平与垂直浓淡煤粉燃烧方式气固混合理论及实验分析

风包粉煤粉燃烧原理及实验研究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流动特性研究及应用

径向浓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直流二次风对气固流动的影响

中心风对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燃烧的影响

浓度分布对煤粉燃烧的影响

多只旋流煤粉燃烧器在炉内布置方式研究及应用

水平浓缩煤粉燃烧器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煤粉燃烧型态结渣特性判定法的研究

应用PDA测量多重旋转气固两相流流场

齿形中心扩锥对旋流燃烧器气固流动影响的PDA试验研究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直流二次风对流场及NOx排放的影响

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气固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及其对燃烧的影响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工业性试验研究

配风方式对旋流煤粉燃烧器NOx的排放及煤粉燃尽的影响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冷态试验研究

一种用于蜗壳式旋流煤粉燃烧器改造的新技术

百叶窗煤粉浓缩器浓缩效果的理论分析

角管式热水锅炉辐射受热面水动力特性分析

煤粉浓度对着火区火焰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水平浓淡风煤粉燃烧器在410t/h锅炉中的应用

小油量气化燃烧直接点燃煤粉系统在410t/h锅炉上的应用

W火焰锅炉多次引射分级燃烧技术

高性能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技术

多次分级中心给粉旋流煤粉高效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W型火焰火炉的微油点火技术与应用

一种引射器喷嘴的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一种采用循环烟气型缝隙式直流煤粉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

锅炉两侧墙上设有预燃室燃烧器的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

一种在电站前墙或后墙锅炉的燃烧系统及方法

一种用于对冲燃烧锅炉下层的燃烧系统及使用方法

一种混烧低挥发分固体燃料的两级燃烧室燃烧装置

一种可变扩口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一种混烧低挥发分固体燃料的预燃室燃烧装置

一种采用高浓度氧气与煤粉混合燃尽固废的装置

一种采用在燃烧室局部增氧燃烧方法增加固废燃尽的装置

一种采用高温一二次风燃尽固废的装置

一种采用化工粗合成气增加固废燃尽的装置

一种径向分级低NOx煤粉燃烧装置

一种径向分级低NOx煤粉燃烧装置

布置拱上二次风的缝隙式乏气后置W火焰锅炉及配风方法

一种带有喷淋降温装置的U形煤气化余热锅炉及降温方法

应用用于煤气化除渣系统的喷淋装置进行除渣的方法

煤气化系统的联合除渣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一种超低负荷浓煤粉气流自稳燃的W火焰锅炉及燃烧方法

一种超低负荷浓煤粉气流自稳燃的W火焰锅炉的燃烧方法

油二次风协助着火自稳燃W火焰锅炉及自稳燃方法

一种具有灵活性调峰自稳燃性能的W火焰锅炉的燃烧方法

油二次风协助着火自稳燃W火焰锅炉及自稳燃方法

布置拱上二次风喷口的乏气后置型W火焰锅炉及配风方法

布置拱上二次风喷口的乏气前置W火焰锅炉及配风方法

拱上二次风和缝隙式乏气交错的W火焰锅炉及配风方法

布置拱上二次风的缝隙式乏气前置型W火焰锅及配风方法

一种三层二次风协调下倾布置的W火焰锅炉

一种布置防结渣风的W火焰锅炉

一种用于工业煤粉炉尾部烟道防积灰的多通道结构

一种双水平炉膛对冲布置的工业煤粉锅炉

一种双水平炉膛对冲布置的工业煤粉锅炉

一种飞灰干式洁净处理的恩德分级气化系统

一种防止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锅炉

一种在后炉拱和冷灰斗后墙上方布置防偏风的W火焰锅炉

一种炉拱非对称布置的W火焰锅炉

一种前墙、后墙乏气非对等布置的W火焰锅炉

一种四烧嘴正反旋转的气流床气化炉装置及气化方法

一种采用旋流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

采用缝隙式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

一种用于W火焰锅炉的均分式二次风箱

一种双燃烧室W火焰锅炉

一种采用再循环烟气防止炉内流场偏斜的W火焰锅炉

一种前炉拱和后炉拱上燃烧器角度非对等的W火焰锅炉

一种布置有旋流燃烧器和直流燃烧器的W火焰锅炉

一种前炉拱和后炉拱具有高度差的W火焰锅炉

一种气化剂与粗煤气全混合烧嘴及气化剂与粗煤气全混合气化方法

一种气化剂与粗煤气全混合烧嘴

一种带有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的工业煤粉锅炉

一种采用烟气再循环的旋流煤粉燃烧装置及方法

采用预燃室及双层射流分离二次风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

采用分离二次风双层射流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

一种适用于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带有周界风的预燃室

一种采用烟气再循环的中心给粉“Ω”形工业煤粉锅炉

一种采用烟气再循环的中心给粉“Ω”形工业煤粉锅炉

一种用于工业锅炉带有渐扩形预燃室的旋流煤粉燃烧机构

烟气再循环和旋流煤粉燃烧器顶置的多行程工业煤粉锅炉

烟气再循环和旋流煤粉燃烧器顶置的多行程工业煤粉锅炉

一种炉内脱硝与两级燃尽风布置的低氮燃烧装置

一种SNCR和OFA交错布置的卧式锅炉

一种用于工业煤粉锅炉的在燃烧器中心喷氨的燃烧装置

一种防止水冷壁结渣的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烧装置

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器和燃尽风布置结构

一种燃尽风环形布置的中心给粉稳燃型燃烧装置

中心给粉旋流煤粉燃器和燃尽风布置结构

一种带有吹扫气保护的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炉烧嘴

一种带有水冷盘管保护的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炉烧嘴

一种带有水冷盘管保护的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炉烧嘴

一种二次分离除渣的U形煤气化反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二次分离除渣的煤气化工艺

一种U形煤气化反应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煤气化的工艺

一种采用再循环烟气的W火焰锅炉

一种能够提高煤粉燃尽的烟气再循环系统的W火焰锅炉

一种能够提高煤粉燃尽的烟气再循环系统的W火焰锅炉

用于W火焰锅炉高温还原区的多孔喷氨装置

带有内直外旋喷氨装置的旋流燃烧器W火焰锅炉

一种气化剂强旋转粉煤气化炉及气化方法

一种水冷壁与耐火砖壁面组合布置的气化炉装置

一种防止炉壁烧损的“水包氧”强旋转粉煤气化炉

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熔渣气化炉

一种采用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多次引射分级W火焰锅炉

一种乏气风偏置的W火焰锅炉

一种煤粉气化炉烧嘴

一种气化剂强旋转煤粉与飞灰掺烧气化炉装置及方法

顶部及炉体同时供入气化剂强旋转煤粉气化炉装置及方法

一种用于W火焰锅炉的二次风偏置的旋流煤粉燃烧器

一种气化剂从顶部烧嘴及炉体分层同时供入强旋转煤粉气化炉装置及气化方法

气化炉水循环与余热锅炉一体化形成自然水循环的装置

一种气化炉停电自保护装置及方法

一种底部带有喷氧助熔的气流床气化炉

一种气化剂多级供入强旋转煤粉气化装置及其气化方法

气化剂沿圆周方向错列布置强旋转煤粉气化装置及气化方法

一种空气送粉气化剂强旋转煤粉气化方法

一种沿炉高气化剂分层强旋转煤粉气化装置及气化方法

一种气化剂强旋转煤粉气化装置及气化方法

一种用于熔渣气化炉底部的破渣装置

一种带有氮气、水蒸气、合成气驱动回料机构的恩德粉煤气化炉

旋流煤粉燃烧器一、二次风偏心布置的W火焰锅炉

一种浓、淡煤粉喷口相邻布置的W火焰锅炉

一种带有蒸汽升压装置的恩德粉煤气化炉

一种带有蒸汽升压装置的粉煤气化炉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