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找人才> 正文

杨教授

教授 江苏南京市
科研能力 #基金项目申报# #应用技术研究#
个人简介
联系客服
科研专业方向

研究领域:

光传输系统技术

研究方向:

信号传导与生物传感

科研重点分布
近年科研重点
2012
RAPD 黄颡鱼 蓝藻水华 遗传多样性
2014
乙烯 次生代谢产物 信号转导途径 双重调控
科研产出增长曲线
历年科研产出
学科论文分布
生物学:18 农作物:11 药学:8 农业基础科学:3 农艺学:3 中药学:2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 有机化工:1 高等教育:1
总数: 27
展开 >
  • 产学研合作
  • 基金课题
  • 荣誉&成就
  • 科研成果
产学研合作
合作信息
合作单位 合作论文数量
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2
江苏科技大学 2
南通大学 2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
安徽省农科院 1
浙江大学 1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
展开全部
基金课题
论文标题 基金名称
乙烯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双重调控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太湖蓝藻水华污染对黄颡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荣誉&成就

暂无荣誉成就信息

科研成果
  • 期刊论文
  • 专利

以学生视角感悟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策略

紫草全基因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对根际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比较分析

硬紫草10-HGO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的代谢组学分析

车前叶蓝蓟毛状根的诱导以及转录组分析

硬紫草10-HGO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的转录组学分析

软紫草框架基因组与朱草类植物转录组的测序、组装与初步分析

转EPSPS和GAT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对根际及根内生层中土壤原核微生物组成与结构的比较分析

大豆GMPDR12基因功能初步研究及铝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叶片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基于骨架生长策略的紫草宁酯类衍生物的合成、优化及生物活性评价

苄基硫辛酸紫草宁酯类孪药的制备及体外活性研究

微管蛋白和端粒酶双靶向N-苄基苦参酸紫草宁酯类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吡啶肉桂酸紫草宁衍生物的设计、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微管蛋白/EGFR双靶向紫草宁苯甲酰丙烯酸羧酸酯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紫草宁及其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田间生长试验里华春3号大豆与其EPSPS转基因植株的根际、根内细菌组成与结构的比较分析

大豆响应铝胁迫miRNA的鉴定和GmPDR12基因的拟南芥异源表达

拟南芥跨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及表型鉴定

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对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生态影响的研究

紫草LEHMGR基因的CDNA克隆及过表达毛状根的诱导

紫草次生代谢产物跨膜转运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大豆根际土壤固氮菌群的生态响应

紫草LeEIL-1基因在转基因毛状根中过量表达对紫草宁合成调控作用的研究

乙烯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双重调控效应

乙烯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双重调控效应

太湖蓝藻水华污染对黄颡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太湖蓝藻水华污染对黄颡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紫草宁苯甲酰丙烯酸羧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基于16SrDNA深度测序检测不同大豆根际土壤原核微生物的方法

一个高产药用天然产物的硬紫草转LeMYB1基因毛状根株系

一个高产药用天然产物的硬紫草转LeEIL-1基因毛状根株系

一种药用天然产物的硬紫草转基因毛状根株系及其制备方法

一个高产药用天然产物的硬紫草转基因毛状根株系

转EPSPS基因大豆对土壤固氮菌群影响的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

紫草宁及其衍生物或修饰物的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一种适于转基因植物土壤微生态系统评价的体系及其应用

展开全部
数据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客服